老太后的葬仪十分隆重,故葬入皇陵后,诸事皆毕,人人精力不济,心神疲倦。 皇帝陛下从陵地回宫后,就身子发懒发沉,少进汤食。太医院忙请诊看脉,调制药汤。 天子已有了年纪,此事非同小可,百官都伸长了脖子张望着,看看皇帝是否叫太子出来监国。 但等了几日却没等到,皇帝又多日不上朝,众人探查不到消息,蠢蠢欲动的风潮也就暂歇了。 双雁那日垂头丧气地回来,“少奶奶,实在找不到姓陆的大夫,跑了一整条街都没有。” 宝钗温和地说道:“不要紧,兴许是搬走了,我已经好多了,不用看大夫了。” 双雁虽听主母这么说,但忠心不二的她还是如实禀告了黛玉。 黛玉正临窗摹画,听说双雁的话,脸上浮现起淡淡的笑,搁下笔仔细地擦着手。 “我从没听说那里有一个姓陆的大夫。” 双雁不解,“少爷是说少奶奶记错了?” 黛玉却抓了一把钱给她,“你好好服侍少奶奶,有什么事就来和我说,以后重重有赏。” 双雁双手捧过,正要走时却忍不住道:“少爷也多关心少奶奶,她这几日都吃不下东西,睡也睡不舒坦。” “我难道不够关心吗?”黛玉反问。 “少爷都好些日子没去少奶奶屋里了!” 黛玉撇她一眼,笑着辩解,“那我也没去哪里,只是事情忙而已,我还每日问她的起居饮食,给她请了大夫。” 年轻的丫鬟歪头斟酌一下语句,说道:“少爷吩咐底下人好生伺候,但旁人怎么体贴,还是不如枕边人好。别人哄着请着,也没少爷陪着少奶奶吃一顿饭好使......” 黛玉扬眉看她,“我真是不知道她有什么好处?你这个小丫鬟都替她说话。” 双雁原本是林如海派来的,按理来说长辈屋里的阿猫阿狗都是尊贵的,但双雁都对宝钗如此尊敬。 双雁笑嘻嘻道:“少奶奶好脾气,温柔待下,我不忠心都难哪!少爷你怎么就不珍惜,素日拌嘴都能好几日不理人。” “真多嘴。”黛玉横她一眼,双雁立刻就跑了。 赶到垂花门处,看到暖月吩咐几个跟出门的婆子,笑着上来抱住暖月的手,“好姐姐,竟叫我在这里撞见你了。你要送谁出门?” 暖月笑着叫婆子们去忙,回身摸了摸双雁的发髻,“少爷请了大夫过来给少奶奶诊脉,现在送他回去。你打哪里来?跑得一喘一喘的。” “去和少爷说少奶奶的事呢!”双雁和她撒娇道,“原本姊妹们都羡慕你能去伺候少爷和少奶奶,我现在也当了这个差事,才发现也不是容易事。” 暖月自嫁了人后就被分派管其他事情,于是颇有兴趣地问道,“这话怎么说?” 双雁掰着手指道:“大家都说少爷少奶奶郎才女貌,是一对璧人,格外恩爱。可我觉得,他们的心隔得远着呢,就算素日再彼此体贴寒温,却也像戏台上唱戏的一样。” 话说得随意,暖月却听得一惊,曾经的疑惑现在却被三言两语解释清楚了。 “是啊。”她喃喃问道,“你说为什么少爷和少奶奶的心隔着那么远?当初还是少爷在老爷跟前求了那么久,才求来这桩婚事的。” “姐姐都不知道的事,我哪里知道呢?”双雁数着黛玉给的钱,笼进袖子里。 她天性纯真,又认死性。林如海提拔她去服侍好黛玉和宝钗,她就一心一意,只想着夫妇俩如何甜甜蜜蜜的。 “或许生了孩子就好了。”暖月回过神来,正要和双雁作别,却见黛玉闲庭信步,披着外袍从廊下缓步走来。 “大夫送回去了?”他问道。 暖月忙回道:“是,大夫说养胎忌多思,每日更要多走动,这样才能少难受些。” 黛玉“唔”了一声,遥望天边彤红落日,“双雁,去看看厨房今日做了什么?把我的份例菜抬到少奶奶那里去。” 双雁喜得一蹦,“我这就去!” 宝钗手搭在窗户上,也正欣赏着坠入天际的红日,忽然光线被人挡住,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眼前。 好多天没有见过他了,橙色的夕阳涂在他白皙的脸颊上,如画的眉眼被掩映起来,让人忍不住细看。 黛玉见宝钗看着自己不说话,手肘撑着窗棂,问道:“你今日可好?” 宝钗收回搁在窗台上的双臂,拉出一段距离,低头道,“好,比昨日好,多谢你挂心。” 黛玉半刻没说话,双雁已经领着丫鬟们抬了食盒进来,见他们一个在屋里,一个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