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着这样的想法,这位吴县令对此案便摆出了十二分的郑重和重视。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,他也都没有呵止。 等到大家宣泄得差不多了,吴县令这才摆出了大公无私的姿态,沉声道:“尔等胆敢罔顾伦理律法,做出这等丧心病狂,违背良知之事,本官定会彻查到底,对所有涉案之人都严惩不贷,以儆效尤!” 吴县令这么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之后,当即就有人捧场地大喊“大人英明”,其他人也都纷纷跟着吆喝起来。 最后,这两人被押送回了县衙,暂时关押,容后再审。 而两个当事的孩子,也都被一并带回县衙。 毕竟两个孩子是被拐来的,现在既然有幸能被救下来,官府这边,自然要好生地安排,全须全尾地把人给送回去。 如此,才算是真正把这件事做得圆满漂亮了,这县令才能把功绩挣到手。 按理说,秦淮到这里就可以收手,把这件事全权交给这位吴县令去处理了。 就算他不放心吴县令的办事能力,他大可以表明身份,再派人监督,如此,这吴县令就算有天大的胆子,也不敢不认真办此案。 而他自己,便可以继续赶路,及早赶回江南 去与亲人团聚。 原本他归心似箭,的确合该如此。 但现在,许是这个小女孩表现出了对他超乎寻常的依恋,他意外地改了主意。 他亲自抱着孩子,一起到了县衙。 吴县令小心试探他的身份,秦淮并没有告知,只是道:“你无需知道我是谁,只要好好地把此案审完即可。” 吴县令闻言,当即也不敢再问了,只是又暗暗紧了紧心中的那根弦,暗暗决定一定要把这个案子办得妥妥帖帖,决不能出任何纰漏。 秦淮抱着那女孩,小五则抱着那男孩。 那男孩是个单纯的,吃饱喝足便乖得很,见到了县令就像是见到了救世主,根本不用多费口舌,他自己就叭叭叭地把自己的家世都交代了。 他的确是扬州人,而且也是出身官宦人家,乃是扬州盐运使家的公子,名唤安元恺。 也正是因为出身官宦人家,所以他对于穿官服的大人都带着天然的信任和好感。 吴县令一听,心头当即一喜。 虽然这位小公子不是他亲自救下来的,但此案也算是经由他手,到时候,他再派人把孩子送回去,那位安大人会不记着他的恩情? 只要对方记了他的恩情,那日后再稍加走动来 往,自己任满升迁之事,就也能再好生走动一番了。 这可是他的大机缘啊。 这般想着,他觉得自己的心都瞬间火热起来了。 他看向了那小女孩,眼中的光芒更加热切。 这个小女孩长得粉雕玉琢,比那男孩还可爱,那脸上的皮肤,更是娇嫩得跟白豆腐似的。 方才给这孩子准备吃食的时候,她也吃得十分挑剔,这一看就是出身良好,养得十分精细的。 所以,吴县令便大胆猜测,这个女孩的身份,或许比盐运使家的公子更加金贵。 若是自己一下救了两个官家孩子,那自己真是走大运了。 这般想着,吴县令便露出了一抹无比亲切的笑容,声音也放得很是轻柔,耐心询问那小女孩叫什么,家在何处,父母是什么人。 但那小女孩只看了吴县令一眼,就高冷地转开了视线,不去看他,自然也没有开口回答。 吴县令面上有些讪讪,但是想到她可能更加不凡的出身,吴县令便只能舍下了一张老脸,继续柔声询问。 但那女孩依旧不搭理他,脸上反倒是露出了一抹嫌弃。 老实讲,他这副古里古怪的音调,便是秦淮听了都生出了心里不适,难怪这小女孩会露出 这般嫌恶的表情。 他这副音调,实在没有什么亲和力可言,只会吓到孩子,实在不必如此。 吴县令一番努力,但却毫无收获,心中不觉一阵失望。 他禁不住小声嘀咕,“该不会真是个哑巴吧?” 从方才到现在,这孩子就跟锯嘴葫芦似的,一个字音都没发出来过。 这么看,倒真的十分让人怀疑她是个哑巴。 此言一出,那从头到尾都没有开过口的女孩却是终于开口了。 她张口吐出一句话,“你才是哑巴。” 她的声音奶声奶气的,奶气中,又带着几分高冷和嫌弃,配上脸上那副小表情,越发显得像个小大人似的。 她的吐字十分清晰,显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