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一张纸条,举过头顶。 而永和帝看过之后又将纸条随意放回到徐公公的手里,起身走到书案坐下,“太子那边进展如何了?” 徐公公转而走向书案,边走边回应“回圣上,殿下那边对外只说安国公二人目前是失踪的状态,另外据说还带回来萧世子的玉佩,国公夫人看见后也是当场昏厥过去,也只是刚刚才醒来。” “失踪?” 徐公公低头听永和帝这说话的语气说不上来是怀疑还是不屑,也就选择不搭这话。 但也只是转移到别的话题上,“昨夜瑞王遇刺,幸得定王相救,只是不知定王殿下是从何处找的一个民间郎中,硬是将皇后娘娘派去的太医都撵到了屋外,所以至今还未知晓瑞王殿下的具体情况。” “老四?外面可有抓到凶手?” “回圣上,来此之前陆侍郎回复时说的是没有找到凶手的踪迹。” 说着,徐公公暗自起身站在一侧,对瑞王行刺一时心中还有些窃喜,那个蠢货,若这么死了倒是便宜他了。 “晚些时候去把端王叫过来。” 乍一听到时,徐公公还有些愣神,随后尽管是很快答应了下来,但直到退出紫宸殿的那一刻也没有彻底的放松下来。 不久之后,陆显允也从徐公公刚才的方向走出,在看到坐在书案面前的永和帝后也是立即走去。 “见过圣上。” 永和帝只抬一眼,随后又垂下眼眸继续查看手中的奏折,“刺客和那二人的尸首可处理好了?” “回圣上,都处理好了。”陆显允依旧是沉稳地回答。 约莫过了半刻钟,永和帝再次打破这殿内的宁静,再次问话,“既如此,那你觉得太子他为何只带回失踪的消息?” 听闻,陆显允立即跪在地上,身子伏低,脸上出现一丝的慌张,“想来是殿下抱有一丝幻想,即便是有那枚玉佩作证。” “陆侍郎,事情果真如此?”此时,永和帝说话的语气明显掺杂着极度的不信任。 只见陆显允顿时慌乱地抬头,在看到永和帝发怒的神情后又低下头去,说:“千真万确,臣不敢欺瞒圣上,还请圣上明鉴。” 说完,只听身后传来脚步声,直到陆显允看清那双专属于端王邵修瑾的鞋靴后,心中顿时一紧。 紧随其后就听见永和帝的声音,“陆侍郎刚才同朕说太子是心存幻想,所以才定下失踪,你去查查,到底是太子不愿接受事实,还是……陆侍郎办事不利?” “圣上,臣往往不敢呐。”陆显允趁此反驳的机会,倒是无意间瞥见端王腰间一直佩戴着的香囊。 许是角度的不同,陆显允竟觉得此刻的香囊好似与之前见过的都有些不同。 可毕竟眼下不是此事探究的好时机,但陆显允却还是将此事放在心里。 “是,若无其他的事,五郎就先回去了。” 而依旧跪在地上的陆显允在完美隐藏自己的眼神后,心中也在对身边端王的危险程度开始全方位的评判。 之前在自己获得信任后首次完成任务回来汇报时,刚被封为端王的他就已经出现在永和帝的身边。 而那个时候陆显允也刚过志学,并且看二人行事的习惯,可以肯定的是那个时候的端王早就在暗中为永和帝做事。 在此之前,陆显允自认为自己是最孤僻的一个人,可在之后与端王的几次共事后,却断然认为在这件事情上自己敌不过端王。 回想去年他看着自己中箭却依然淡定的离开,丝毫不管自己是否会落人对方的手中。 尽管当时自己侥幸逃脱,可胸口那处剑伤到底还是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,更为重要的是,在半年之后陆显允意外得知那支箭分明就是端王的命令。 知晓这件事后,在一次汇报离开时,在地道中,陆显允当面质问,得到的回答却是自己怎么也想不到。 “我的命令只是成功带回信件,至于你……难道不应该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我会杀了你吗?” 说完,那狭窄的暗道里回荡着端王那许久不散的诡异笑声。 而直到那天,陆显允也才认清北邺这位五皇子,端王殿下究竟是何须人也。 所以当知道永和帝对安国公起了杀心的那一刻,陆显允就一直密切关注着端王的行踪,为的就是在将来的那个时候执行任务的,只能是自己。 “陆侍郎,你也先回去吧。” “是。”从地上缓慢起身后,陆显允再次走在了端王的身后。 本以为在这个地方,端王到底是不敢造次,可让陆显允没想到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