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初来乍到,现在熟悉了京城,郑秋云便可以四处逛逛,正巧碰上巡逻的赵子固。 他带着一队人走来,“姑娘要去何处?可识得路?” 郑秋云回他:“圣上还未传召,我随便溜达溜达。” 赵子固说:“姑娘若是觉得无聊,可去赵氏茶馆听人说书,那里新上了一个有趣的故事。” 郑秋云正想去,使者便来了驿站,传旨让郑秋云,郑温平和郑武安明日进殿。 郑秋云接了圣旨,还有事问赵子固,“我等未曾见过圣上,也不知礼数,恐怕冲撞了圣上。不知赵军使可有办法,帮我找个教引嬷嬷,教我们一天规矩。需要多少银钱,我付给你。” “这个好说,”赵子固应下,“我妹妹便有十个教引嬷嬷,你可去府中学习。” 郑秋云强行将一个元宝塞给他,“多谢军使,请军使务必收下。我们用过午饭过去,傍晚便回来,劳烦军使帮我说一声。” 赵子固明白她这是不想给自己添麻烦,也不想欠人情,便收下了这个元宝,“那便依姑娘所言,午饭后,姑娘并两位兄弟过府学习。” 郑秋云三人用过午饭,按照约定来到了朱雀街的赵府。赵子固是神策军使,他爹是正四品的壮武将军,因此,赵子固谦虚说的赵府,门匾上写的是将军府,且修建的非常气派。 门房将郑秋云三人带到客房,给他们倒上茶水,“姑娘,二位公子在这稍等片刻,我家夫人即刻便来。” 他们喝了一壶茶,夫人还是没来。倒是一个丫鬟将门房叫出去了,门房回来时,脸色便有些难看。 “姑娘,二位公子,实在不好意思。我家夫人身体不适,不方便见客,我直接领你们去找教引嬷嬷吧。” 郑秋云三人对视一眼,起身说道:“有劳了。” 门房带他们穿过一道游廊,来到明月轩。郑秋云站在门口,就听到有个女子说话,“不知道是什么样攀龙附凤的角色,我兄长竟然还想让母亲接待,真是可笑。” 门房为难地看了一眼郑秋云,郑秋云高声道:“便是我想攀龙附凤,你家可有龙凤可攀附?不过是吃了几顿饱饭,就学会狗眼看人低了。” 赵子歆一愣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,她向教引嬷嬷确认,“她骂我了?” “老奴也听到了。” 赵子歆推门冲出来,“你不过小门小户出身,凭何骂我?” 郑秋云面色平静,“我倒是想问问姑娘,我与你无冤无仇,不过是借你家教养嬷嬷一用,且还付了一锭元宝。你为何对我肆意揣度,恶语相向?” 赵子歆反问:“你难道不是吗?若你没有这种心思,为何向一个男子借教引嬷嬷。” 郑温平眉眼微低,脸上生怒,“我们初来京城,也不认识旁人,姑娘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” 赵子歆咬唇看他,含羞带笑,“我听不懂你说的什么,要是你想学规矩,我可以教你。” 教引嬷嬷在旁提醒道:“小姐,她骂你是小人。” 赵子歆脸色涨红,“你怎么也骂我?” 郑温平退后一步,语气生硬地说道:“不敢,只是希望小姐日后三思而行,冤枉了我们不要紧,莫要惹上大祸。” 赵子歆脸色稍缓,“多谢提醒。” 教养嬷嬷又在旁边戳她,“小姐,他又骂你说话不过脑子。” “啊?”赵子歆一脸愣,“可是他说的不无道理啊。” 赵子固还是不放心他母亲和妹妹,尤其是他妹妹,若是知书达理,就不会给她请十个教养嬷嬷了。他抽空溜出来一趟,果然看情形不大好。 他站在门口就开始解释:“郑姑娘,我妹妹小时候摔坏了脑子,你不要与她一般见识。” 一直没说话的郑武安听到他的动静,几步走过来提住他的衣领,“若是不想帮我们,直言便是,何必让你家人羞辱我们。” 赵子固作为神策军使,武艺竟然还没有郑武安高,他几次挣脱,都被郑武安压制住。 郑秋云经过他身侧,“武安迁怒于你,我会训他,军使莫要放在心上。倒是将军府高门大户,秋云高攀不起,那锭元宝就当买了你家的茶水,就此别过。” 郑武安狠狠将他甩在地上,跟上郑秋云的步子出去了。 三人离开将军府,郑武安气愤道:“若不是因为那是个女子,我早就揍她了。什么东西,竟然这样编排我阿姊。” 郑温平缓缓吐了口气,才将心底的气排出去,“阿姊放心,我与武安也会让我们郑家成为高门大户。” 郑武安赞同,“对!到时候阿姊你就想骂谁骂谁,我和兄长给你撑腰。” 郑秋云笑着附和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