盯着李宁,想要看出些什么来。 片刻之后郭昕叹了口气担忧道:“臣说的不是粮食问题了,粮食问题臣相信殿下! 臣是说如今沙州、西州还有瓜州、伊州之地名义上归附咱们安西都护府,但是……咳咳!” 郭昕生怕眼前少年不经世事,在和平时期被各地豪门大族所玩弄利用。 所以他尽管身心疲倦,还是坚持着传授治理之道。 “郭老爷子,慢点来……” 李宁看着眼前一心为自己着想的郭昕,不仅百感交集。 显然郭昕是把他当做接班人来培养。 “朝廷失去对他们的管辖权少则二十多年,多则四五十年,他们早就不知道何为皇权了,所以很难短时间内恢复到盛唐时期的管理办法。”郭昕喘了口气道:“臣以为,殿下必然不甘心当一个傀儡,所以臣建议将安西都护府治所从龟兹内迁……敦煌是最佳的选项。” 郭昕已经深思熟虑了,从龟兹到最远的瓜州,东西跨度达三千里。 所以说是归附大唐太子麾下的安西都护府,那也只是名义上的归附。 各地还是采用的之前的管理制度,和自治没有什么区别。 李宁的政令甚至不下州。 而现在的管理者都是吐蕃时期协助吐蕃管理百姓的地方豪门,他们只是在恰当的时机做了恰当的选择。 所以在郭昕的认知里,李宁将安西都护府的治所迁徙到敦煌,可有效震慑各地豪强大户,从而实现实质上的控制。 李宁缓缓摇摇头道:“不,孤觉得要亲自守国门,吐蕃一日不逐出西域,一日不内迁!” 李宁看着虚弱的郭昕,故作高深道:“老爷子不必替孤操心,孤自幼熟读四书五经,治理区区百姓,难道还有打仗难么?” 其实四书五经李宁还真没读过,但是治理四州之地,对李宁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。 治理这四州之地看似简单,却比打仗难多了。 后世的李宁最多也就管过一个排的兵,和老百姓如何打交道,他只在理论上有所了解。 不过李宁毕竟来自后世。 他后世所在的时代正好是百姓日子逐渐好起来的时代,对他来说见证了一个家庭如何在二十年内从窑洞住到楼房上的变化。 所以李宁有些惶恐,但不至于一无所知。 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。 再说作为大唐将来的掌舵者,连这横跨千里四州之地都管不好,到时候怎么管理的好纵横万里的大唐。 “咳咳咳……”看到李宁说的如此轻松,郭昕连连摇头,他咳嗽的想起身。 “不,殿下想的太简单了!”郭昕紧紧攥住李宁的手道,“治理地方可比打仗难多了,那些豪门世家现在臣服于殿下,是因为殿下有利于他们,一旦殿下做出不利于他们的决定,怕是不妙。” 对于李宁打仗的能力,郭昕是见到了。 他很服气,所以也无话可说。 李宁感受到郭昕的手上的力度,知道郭昕这是发自肺腑之心。 说实话李宁来到这个时代并没有考虑那么远,他在长安的时候考虑的只是如何活下去; 到了安西都护府后,他考虑的还是怎么活下去,是让安西都护府在吐蕃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活下去。 李宁一直都在为活下去而努力。 如今突然战争结束了,却要面临着更大的问题。 李宁想的头疼,一时半会让他陈列出一二三四五来,他也说不出来。 突然李宁灵光一闪,霸气侧漏道:“枪杆子……刀剑之下出政权!” “孤以为,必须掌握一支完全忠于大唐的武装,这样谁都翻不了天……至于其他的都好商量,可以徐徐图之!” 郭昕一皱眉头,片刻之后将要说的长篇大论咽了回去。 他突然觉得这个办法简单粗暴,而且很有效。 看着郭昕赞许的眼神,李宁微微一笑道:“当务之急,就是恢复驿站,让政令通畅!” …… 就在李宁开始为发展安西都护府绞尽脑汁的时候。 一个吐蕃使团出现在了通往长安的官道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