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饱后,一行人顺着街头往里逛。 冬宝骑在赵大运的脖子上,望着道路两边的集市,眼神明亮又灵动,她兴奋地踢着两条小腿。 这还是她第一次逛街! 没有女孩子不喜欢逛街的! 虽然她现在没有钱,不能买买买,但是光看看不买也是开心的。 秦老太在打铁铺停下,领着秦子义走了进去。 两个人在里面呆了好一会才出来,买了一把锯刀两把斧头。 接着又在集市里买了一些稻种和粮食。 看着手里的东西,秦老太叹气,“这点东西花了快一两银子,这钱真不经花。” 她在路上走了三四个月才花了一两银子,如今到了岭南,只一天就快把一两银子花干净了。 这让她如何不心痛? 但俗话说,盖新房添新物,如今到了岭南安家落户,该为新家置办的东西还是要置办的。 不买木锯如何盖房?不买稻种如何安家?这些都是必须买的。 冬宝见秦老太皱眉,决定以后一定要挣很多很多钱,抚平外婆的眉头。 买完东西后,一行人正巧走到紫云书院门口。 看见书院的匾额,秦子仁不由得停下脚步,但也只是一眼,秦子仁便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接着往前走,没让任何人看出异样。 但是冬宝还是看了出来。 她用力一拽,刹车。 “宝儿,疼疼疼,快撒手!”赵大运疼得惨叫一声,猛地停下脚步。 冬宝松开手,指了指书院的匾额。 乌红楠木匾额上刻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——紫云书院。 秦老太不认识什么字,但是看见门口进进出出的学生,便知这是书院。 她扭头看向秦子仁,“如今安定下来了,是得给老三找个书院读书,不能把老三的学业给荒废了!” 秦子仁掩下眼底的光,淡声道:“娘,距离府试还有不少时日,不急此事。我们快些买东西,赶在日落之前回去。” 秦老太装作听不见秦子仁的话,径直走到书院门口,拉住守门的老伯问书院的情况。 “紫云书院是咱们这嘉南城最好的书院,所以束脩费一月要二两银子。” “二两银子?”秦老太倒吸一口凉气。 这束脩费可比申阳城的书院贵了一倍。 她手里的钱也只够老三学几个月的。 但他们家就出了老三这一个秀才,她是希望他能考取功名,不为利禄,就只为他家老三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。 秦老太拉着秦子仁商量道:“老三,娘先给你交半年的学费,你以后就留在县里读书,别耽误了明年的考试。” 秦子仁清楚家里的情况,十二两银子根本不是一笔小钱。 他忙道:“娘,我都十六了,像我这般大的男子都成家立业了,我怎可让娘花钱供我读书?娘放心,束脩费我会自己攒够的,等我攒够了我自己交钱读书,娘不用替我操心!” 说完,秦子仁忽然走到老伯跟前问道:“书院招助教先生吗?” “招的招的。”老伯连忙点头,“你要是想当教书先生,可以进去问问程院长要不要你。” “娘,你在外面等等我,我进去一下。” 秦子仁说罢,抬腿进了书院。 此时正是书院放学的时间点。 书院门口熙熙攘攘全是人。 不知是谁嚷嚷了一句,“你们瞧,那篮子里是什么东西?” 因这一句话,所有人转头看向秦子礼手中的篮子。 “这是什么?是吃的吗?” “看起来好像果子。” “我还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奇怪的果子。” “走,咱们去看看!” 一群人围向秦子信,对着他篮子里的果子七嘴八舌地议论着。 秦子信从未一个人面对过这么多人,更何况眼前还是穿着天青色绸衣的书生,又有学问又有气度,让人忍不住自惭形秽。 但他还是强迫自己镇定下来。 “这是荔枝、枇杷和芒果,山里种的水果,你们要吃吗?便宜卖!” 为首的书生随意地抓起一颗荔枝,哂笑道:“这果子叫荔枝?这不是野离子吗?我老家山里也有,不好吃!” 这些水果只有荔枝是岭南土生土长的水果。 所以他们有些人也认得。 唯一不同的是,秦家人摘的荔枝不是山上的野荔枝树结的果,而是冬宝从农庄里移植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