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来,给地主种地,一年也赚不来多少钱,远不如城里的工人们赚的多。 二来,地主们也不想将这么多肥沃的土地,都用极低的价格租给佃农。 他们自己也想赚这笔钱。 毕竟,地主不可能去工厂里打工。 他们还指着手上这些土地过上富裕的生活呢。 所以,招募这么多的佃农来,只是暂时先帮他们开垦土地的。 等以后,朱英雄在沛县发明的那些蒸汽拖拉机造出来之后,便可以开除这些佃农,让这些佃农进城务工去了。 不过,纵然如此。 纵然一切都对那些流民们如此的不公平。 这些流民们依旧很开心! 因为,他们终于摆脱了流民的身份! 在小琉球,获得了一个身份!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户籍,自己的身份! 这是朱英雄严格规定的。 没有身份的人,是无法购买生活必需品的。 这也是为了防止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。 毕竟,现在朱英雄手上的存粮,总共就只有两万石。 这两万石的存粮,要消耗到第一次丰收才行。 不过,这个方法,也促使了岛民上的一股抢办身份证的热潮。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记录在册的人口,就已经达到了一万六千余人。 甚至附近的一些土著部落,都来领取身份证,用打工赚来的钱,来购买粮食了。 购买粮食目前也是限量的,每户每个月只能购买一石粮食。 可即便如此,粮食的消耗也是非常之快的。 这让朱英雄产生了一些紧张感。 但幸运的是,整整三十万亩的土地,都已经开垦完毕,并且已经撒上了稻种了。 小琉球并不缺水,完全不用担心旱灾。 洪灾也无需担忧,这里的环境,简直就是完美! 只需要挖掘一些沟渠,兴建一些简单的水利工程就好。 三十万亩的土地,就按照一亩地产粮大约两石来计算的话。 三十万亩,以小琉球的气候来看,每年两耕完全可行。 那就是一百二十万石! 年产量一百二十万石粮食的话。 别说养活现在这不到两万口人了。 就是养活五十万口人,都绰绰有余! 每年还能酿一大部分的酒,出口一部分粮食,赚点银子。 虽然小琉球的法定货币是亚元。 但毕竟,现在的亚元,完全就是靠着朱英雄对商品的垄断得来的地位。 一旦今后开始发展起来了,朱英雄不在享有垄断的地位了。 亚元的贬值,是必然的。 所以,为了防止亚元的贬值,收集足够多的黄金白银这种硬通货,才是当务之急。 还有就是,要用规定来约束人们依赖亚元这种纸币。 例如,向周边小国出口商品的时候,只收亚元! 周边的小国没有亚元?那可以往这边贩卖我们缺少的东西换取亚元。 然后在用我们的亚元,购买你们所必须用的东西。 如此一来。 亚元也能在周围小国总迅速流通了。 而此时此刻…… 应天府。 紫禁城中。 这两个月以来。 朱元璋仿佛苍老了十岁一般。 双目无神的坐在尚书房当中。 看着眼前,这堆成了小山的奏折。 他是一点批阅的心思都没有。 朱标此刻,也走了进来。 仅仅两个月,朱标甚至蓄起了胡须。 也苍老了不少。 “爹,我们派去倭国的使臣传消息回来了。” “哦?” 朱元璋连忙站起身来,道:“有英儿的消息了?” 朱标闻言。 有些为难的摇了摇头。, 道:“足利义满亲自接见的我朝使臣。” “听足利义满那边说,他们并未遇到大明国来的人。” “并且他已经派人在整个东瀛列岛打探消息去了,一旦发现大明朝的人,会立马派人将其接到京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