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苏老栓跟着去大队部算了,他们村一共是八十七户,每家按一个大工分两个小工分去补给大家伙,算下来就是一家二十六个工分,全部加起来就是两千两百六十二个工分。 她爹妈哥哥嫂子一天能赚五十六个工分,算下来起码四十天白干,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,快点把亏空补上以免分公粮时被影响,苏小梅就被迫也出来上工了。 却没想到刚出门就碰上了苏星若,看对方一脸轻快得背着包往村口去,苏小梅就气不打一处来。 要不是她,自己哪儿用顶着这大日头下地干活。 还有那天她跟刘前进在玉米地,也不知道被看去了多少。 越想越生气,苏小梅锄头挥得也更卖力,全然把脚下这块地给当成了苏星若在撒气。 冷不丁手下一轻,她失了重心一屁股坐在地上,再看锄头,铁镢头竟然没了。 “哎呦妈呀!” “小梅啊,你这干活儿是有多卖力,那锄头跟长眼了似的,差点儿就砸我脑门上了!” 苏小梅转过身,就看到了前些天还来过他家的李媒婆。 李媒婆身边站着个男人,个不高,瘦巴巴的,皮肤比自己还白,此刻直勾勾得盯着自己,看得苏小梅浑身直起鸡皮疙瘩。 “李婶子,真对不住,劳驾您帮我把那锄头丢过来呗。”跟整天下地干活的姑娘们不一样,苏小梅不怎么晒太阳,养得也是细皮嫩肉,像个城里姑娘,一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脸也圆圆得,看起来十分讨喜。 “唉!好的嘞!” 李媒婆笑着答应,可她捡起地上的锄头,却塞给了身边的男人,那人犹豫片刻,这才接过锄头往苏小梅这边走。 等他走近,苏小梅才看清,眼前这人虽然长得白净细嫩,可个头好像还没她高。 可人家帮忙送锄头也是好心。 于是苏小梅甜甜一笑,“谢谢你了。”说完伸手就去拿锄头。 可没等苏小梅挨到锄头,那人已经松了手,锄头结结实实砸在了地上。 “你挺漂亮的。”男人的夸赞,一点儿不拐弯抹角的。 虽然有点生气他把锄头丢在地上,但苏小梅对这夸赞还是很受用的。 她正想说谢谢,可男人却没给她开口的机会,紧跟着又道:“我是刘保国,在矿上管采购,我爹说,你想跟我结婚,想去矿上当会计,我本来不是很想答应,今天见到你,觉得这事儿也不是不可以。” 原本两颊飞红的苏小梅瞬间白了脸,她目瞪口呆得看着眼前的男人,“你、你……” 李媒婆见苏小梅变了脸,赶紧小跑着过来打断了俩人,“哎呀!这孩子,这谈恋爱,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呀!” 她一把拉住刘保国,拼命的使眼色,看着刘保国朝田埂上走去,又转头对苏小梅道:“小梅啊,我就说你俩般配吧,信我的准没错儿!” “谁跟他般配啊!”苏小梅恼火得低咒一声。 吓得李媒婆赶紧往刘保国那边看,好在他已经走远,李媒婆这才赶紧压低了声音对苏小梅道:“你可别犯浑,你奶奶要那两百块彩礼,还有给你三哥安排到矿上工作的事儿,人家老刘家都答应了,你现在随着性子胡说,等嫁过去,可有你罪受的!” 说完,也不等苏小梅回话,就一脸谄媚的追刘保国去了。 他们这一闹,苏小梅哪儿还有心思干活儿,也顾不上修锄头,扔下东西就奔矿上,找刘前进去了。 苏星若一路走到公社,先去了小院没见瘦猴,扭头就去了黑市那条街。 比起她前两回来时的遮遮掩掩,今天这街上很是热闹,瘦猴被好几个人围在当中,苏星若听了一会儿,也明白他们是在讨价还价。 于是找了个路牙坐下来,耐心等。 好一会儿,瘦猴才从那些人手底下脱身,坐到苏星若身边,嗓子都有些哑了。 “今天没有打办么?你们这生意做得这么明目长得了啊?” 瘦猴摇摇头,“没有,上头下来政策,准许群众们以物易物,这条街被划成了实验点,刚才那么些人,都是想拿东西来跟我换东西的。” “不让用钱?”改革开放在书本上,就是一句话,不过从限制计划经济到自由经济,中间肯定不可能是一下子就完全放开的,只是那缓慢开始的过程,书本上都没写。 瘦猴点头,“对,只让以物易物。” 以物易物,玩得好了也是能发财的,毕竟现在还是七零年代,好些人家里还有那不显眼的传家宝,毕竟经济刚开始复苏,那些打着拾破烂名头的文物贩子,也都还没开始做生意呢。 苏星若今天来,一是为了先前答应瘦猴帮他赢得粮站食堂的工作名额,二是为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