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被捆缚住手脚的姜浩,杨奉在那名兵士的指引下一路向前。 果然,没走出多远,迎面便出现了由己方骑兵引领而来的数十骑。 为首一中年人相貌平平,正是当初一直都在百里搏左右,负责打探情报之人。 见到来人,杨奉悄声对姜浩介绍道:“此人名叫师堰,乃是百里搏的心腹,别看他相貌平平,身手却是极强。” “正面战场上或许不是赵牧等悍将的对手,但若在一些狭小的场合战斗,赵牧必不是其对手。” 简单的介绍了两句,师堰的队伍已来到杨奉近前,他快走了两步,热切的招呼道:“师大人!” 师堰翻身下马,客气的拱手道:“杨郡守严重了,师某乃白衣,如何当得起大人之称?郡守称呼师某名讳即可。” 简单的说了一句,师堰不经意的扫了眼杨奉身后的姜浩,淡淡的说道:“此次师堰奉主上之命而来,只为与大人先行确认。” 杨奉先是故作疑惑,紧接着就拍了拍脑门,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。 他朗声笑道:“这是自然,自然!” 说着,杨奉伸手入怀,掏出了那枚此前姜浩给他看的灰色铅球,献宝一样拿到师堰面前。 “师大人,此物,就是杨某信中所提及的雷石。” 师堰双眼一亮,小心翼翼的接过雷石,拿在手中把玩,好似自语一般的喃喃道:“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,当真能造成如天雷轰鸣般的效果?” 知道对方这是在问自己,杨奉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,以坚定的口吻赌咒发誓:“师大人,此乃杨某亲眼所见!” “另外,此前这乾国皇子率军突破曹阳防线的时候也使用了此物,不少兄弟都有见得。” 杨奉话音落地,跟在他身后的兵士纷纷点头,表示自家大人所言不虚。 师堰轻笑了一声,不置可否。 杨奉有些羞愧的说道:“只是……杨某虽从乾国质子的身上搜出了此物,但却不明其使用方法。” “苦于时间紧迫,杨某不及无法拷问,更惊闻最近司隶京畿地区出现了大量悍匪,为安全起见,这才不得已让首辅亲来接应。” 大家都是明白人,许多话不需要说的太过。 清楚杨奉口中悍匪所指何人,师堰也不废话。 他先将雷石揣入怀中,然后对杨奉拱手道:“杨郡守有心了!” “还请郡守放心,主上的大队人马正在赶来,至多再有一个时辰便可抵达此地,还请郡守率部等待。” “一切有劳师大人了!”杨奉连忙回礼道。 师堰轻点了下头,不再废话,转身上马便带人快步离去。 直至师堰的马队彻底消失不见,杨奉这才一改此前的恭顺,狞笑了一声,他反身走回姜浩身前。 “皇子,那老狐狸上钩了!” 一个时辰的时间,稍瞬即逝。 就在杨奉这边等待百里搏接应的同时。 司隶通往弘农的官道上,一支足有五千人马,衣甲鲜明的大军正在急速前行。 这支军队当中,除了有两千标准步兵,还有一千身披重甲的魏武卒,余下的则是在军队两翼徘徊的两千骑兵。 带队的,正是魏国上将军,廉龙。 抬首看了一眼天色,廉龙眉头紧锁,他沉声对左右副将下令道:“速度再快上一些,陛下来信,百里搏已带人出城,咱们必须要赶在他之前找到杨奉的军队。” 一名副将有些犹豫的问道:“将军,若是着急,为何不让骑兵先行?” “不妥!” 摇了摇头,廉龙严肃的说道:“陛下的命令,是尽数屠灭杨奉所部人马。” “骑兵虽快,但却无法保证将杨奉所部尽灭。” “若有走脱,我等无法对陛下交代,今后亦有可能因此而生出大麻烦。” “稳妥起见,必须要骑步配合,方可万无一失。” 廉龙老成持重,不肯轻易冒险,副将虽心有不甘也只能无奈的叹息了一声,拱手领命。 而就当副将按照廉龙的命令,准备催促大军加速前行的时候。 队伍的前方,突然掀起了漫天尘烟。 见状,廉龙双眼一凝,拔出了腰间佩剑。 “全军戒备!” 一声大喝,本还在疾行的军队立时停下。 重步兵魏武卒迈着沉重的步伐,手持大盾的来到队列前方。 两千步兵纷纷拿出了身后的长弓,箭搭弦上,作势欲发。 而另外的两千骑兵,依旧分散在队列两侧,行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