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关。” “把‘照’交给‘关’,意味着礼仪齐备,此后宾客可以受主人的各种照顾和方便。” “这就叫关照。” 此言一出,车厢里鸦雀无声。 在此之前,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华族的这些礼仪都是“钢鞭的故事”。 可朱镇这么一解释,众人意识到不是这么回事。 因为语言不可能现编。“关照”这个词是华语的常用词,那么就意味着“通关需要信物”这个规矩,应该和华族的语言一样古老。 这不是华族故意刁难,这真的是他们的古老礼仪。 “此行不妙啊……”琴相心中暗道。 拿到照会文书之后,边防军很快放行,不仅如此,中校还特别体贴的提供了三十辆军车的车队送琴族一行进入内地,并安排好了沿途的食宿。 按照中校的说法,这就是关照。 琴族使节一行对这样的安排表示满意,不过在北极天镜换乘军车的中途,出了一个小小的状况。 恰好,第六法研究院主任沈木庭带着几位学生路过。 看到琴相等人,沈木庭先是一惊,但没有说话。他领着学生们快速迈着小碎步走到东边的位置,双手抱拳,对着琴族一行深深一躬。 天虞当然也有躬身礼,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,于是也抱拳向沈木庭等人还礼。 这一还礼,问题就大了。 在场所有华族大吃一惊,朱镇痛苦的捂着脸,沈木庭惊讶的合不拢嘴。他摇摇头,领着学生们迅速离开,眼中的鄙夷清晰可见。 琴族众人顿时觉得特别委屈。 怎么了? 到底怎么了? 还礼还能还出大错了? “还礼没错,但你们站错位置了。” 司仪朱镇指出他们的错误。 “刚刚我们和沈木庭修士,属于不期而遇,应该行‘遇礼’,这也是华语中‘礼遇’这个词的由来。” “遇礼的关键是分清主客之别。” 说到这里,琴族礼仪官挑刺道:“按照你前面的说法,我们属于宾客,还用的着分主客?” “不是这么分的。”朱镇继续解释,“琴相大人和沈木庭修士互不隶属没有高下之分,因而以此地到各自都城的距离区分主客。” “此地到琴族暴风崖的距离远,到华族新都的距离近,因此沈木庭修士为主,琴相为客。” “遇礼主必在东,这也叫‘做东’,客必在西还礼。” “刚刚沈木庭修士快步行至东边行礼,完全符合礼仪要求。” “而你们……”朱镇顿了顿,“慢慢来吧……” 经过朱镇这么一捋,琴族一行终于搞清楚错在哪里。 琴元辰终于凑上来,一个还礼这么多讲究,他有点担心以后和晚晴妹妹的事情。 “司仪先生。”他问,“华族的礼仪都这么麻烦的吗?” “这也叫麻烦?”朱镇的回答让琴族一行内心冰凉,“和后面的大礼相比,今天这些已经是最最简单的礼节。” ~~~ 顺便说一下,沈木庭并非偶遇琴相一行,是他听说此事之后,死活跟陆远要了一个龙套。 为什么呢? 因为当初琴玄龄嘲讽他“没有教养”,今天这是一报还一报。 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