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寻书院 > 都市言情 > 我有一本气运天书 > 第二百七十四章 王者之命定州鼎立

第二百七十四章 王者之命定州鼎立(2 / 3)

压制,战争胜率增加。

王者之命:你的本命为潜龙紫气充盈,乃正统王命,诸邪避易,百官臣民天然信服,称王之时无有德不配位之忧。

【本源点:一百】(你一统定州,建立大夏公国,名震天下,诸侯潜龙皆以你为大敌,本源点加四百。鱼龙变小成提升至大成,本源点减四百。)

鱼龙变大成:气运龙象吞噬气运的效率大增,可消化战果五成,前朝气运流散大大减少。

就在他查阅气运天书时,传旨太监已然在宣读旨意,按照周柏的惯例,他升,则臣子都会跟着升。

“大夏升格,举国同庆……卿等力战沙场,文忠武猛,用兵如神……承天之愿,运施四海,景福万世……大夏社稷有赖卿等,以致我公国之兴盛。

前瞻鸿鹄之志,抚顺天命。卿等当务实重勋……大夏绝不止于立鼎定州,欲成盛世之景,同策一夕之间也。孤不胜感激,当加厚赏,升官封爵。自内阁六部以降,升格一品,将士亦升官品军衔……晋陈忠邦为……”

内阁及六部照例整体升格一品,紫袍和绯袍的大官,瞬间就多了一批。

特殊点的就是一批年轻文武被超擢,武将有霍飞光、周平、黄景同等,皆给了正经的将军位。

而文臣则是战争后勤、抚民、赈济等方面,以及这大半年来,在定西基层表现优异者。

仅仅是诏书上有名者,便有二十三人,等于是从二十三个乡署提拔了二十三名县官,他们大多是第一届恩科举人。

眼看着气运消耗,可整体法度却是威严更甚,周柏从法网中细细体察,只觉运转更为流畅。

下面的人官升了,周柏当然也不会忘记上面总揽大局的老臣,子爵、男爵、国士三格九等,晋爵新封一大批。

然而伯爵及以上,把控得很死,不仅是位格太高,还有怕将来封无可封。

不称王不封伯,不称帝不封侯,这就是周柏的原则,否则名爵滥发,对国家只有百害而无一利。

封赏结束,消耗大量气运,可陷入停滞的二十丈巍峨天柱,不减反增。

这就是功名利禄动人心,一次大封赏,激发了上下官员的动力,政治清明,同心协力向一处使。

每个人都在竭力做好分内工作,期待下一次扩张,然后立功封赏。

他们知道,跟着周柏,搭上大夏这条飞龙,哪怕不能名垂千古,也能顺风喝汤。

……

祭典和朝会结束,但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才刚刚开始。

铸州鼎!铸造定州鼎,镇压定州气运!

以鼎镇压气运的说法,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夏禹皇开创夏朝,当时天下尚且只有中原九州。

王朝初立,百废待兴,人心思定。

然地方政权被大族豪强把持,气运流散,百姓知乡绅地主,不知皇权官法。

所以夏禹想到了集运,他下令九州牧守,上贡青铜。

那个时代铜矿难寻,铜器异常尊贵,牧守贡铜,都需要州人齐心协力。

最后所得之铜,便会蕴藏州人之愿,及一州特有的气运脉络。

以此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,将九州的名山大川、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象征九州,是为九州图录于九鼎。

九鼎造就,存放于夏都,象征九州天下归于大夏,亦是九州气运集于夏皇之手。

据某些隐秘传闻,人皇之力臻至巅峰,便是在铸鼎集运之后。

人皇时代,九鼎代代相传,得九鼎者方为正统。

九鼎神秘失踪,方才宣告人皇落幕,进入天子时代。

不过鼎定天下的重要性,却是传承下来。

甚至衍化出“天子九鼎,诸侯七鼎,卿大夫五鼎,元士三鼎”等使用数量的规定。随着这种等级、身份、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,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、国家的重宝。

开国人主,往往以举国之力,来铸造大鼎。

新开辟的州域越来越多,州鼎铸了一尊又一尊,按理说人主之力应该大增,可王朝之主却是雷打不动要向天庭称臣。

不过可能正是九鼎遗失,后来者铸鼎不得要法,导致人主伟力远逊人皇。

当然,一鼎便为一州,蕴涵山川河流之风貌,万民生灵之大运,一般仙神也扛不起一鼎之力。

就是在人道历史上,敢问鼎之轻重的枭雄人主,又有几个得了好下场。

史书有载,铸鼎人主,必然在天庭挂号,纵使真仙临凡,也不敢无礼对待。

人皇者,万法无咎,进入天子时代后,人间俯首称臣,可也不意味人主就是仙神任意打骂者。

不说能与天帝沟通

最新小说: 镜礁 我都元婴期了你跟我说开学宁尘许舒颜 傲世潜龙王东唐潇 选秀C位修炼手册 朕就是万历帝 极品乱世求生 满级大佬的退休日常 从那座韩城开始 兔兔那么可爱[快穿] 被花式嘲讽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