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br> 她即便是一天换一件衣服,一年下来也穿不完。 更别提,这苏州织造署每隔几个月便会进献一批新的丝绸进宫。 "苏州织造署,朕另有他用。怕是短时间内,无法像这次这般,大规模的进献丝绸了。" "大明的冬天越来越冷了,朕需要他们生产棉衣棉甲,保证民生。" 说到此事,朱由校轻轻摇了摇头,颇为愧疚的冲着自己的皇后说道。 随着小冰河的威力日益展现,这大明的冬天也会越来越冷,说不定今年便会有寒潮袭来。 在此等情况之下,朱由校势必要做出一些改变。不管是在军队当中,亦或者是在市井之间,朝廷都应大力推广棉衣棉甲,以供御寒。 仅凭借着二十四衙门中的针工局以及衣帽局,怕是将那些太监们累死,也生产不出来多少棉衣。 与生产力颇为低下的针工局以及衣帽局形成强烈对比的便是,位于南直隶苏州府的苏州织造署。 由于丝织业发达,元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苏州府设立制造局,直接加以管理。待到太祖监国以后,延续了元朝的惯例,依然由苏州织造署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。 待到成祖年间,更是自内廷中选派提督太监,坐镇苏州,全权管理苏州织造署。 并且除了苏州以外,南京以及杭州均设有织造局,只是时过境迁,久经停废。眼下只有苏州织造署还在孜孜不倦的工作着。 规模如此庞大的织造署,却只是为皇家服务,实在是有些太可惜了。 "皇上,事关重大,应当派遣得力干臣驻守,督查此事。" 虽然皇命祖训规定后宫不得干政,但是张嫣还是大着胆子,对朱由校提了一句。 只用动脑子想想,便知晓这里面会涉及到何等恐怖的利益。 在张嫣一脸忧心中,朱由校眨了眨眼睛,有些高深莫测的说道:无妨,朕自有主意。" 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