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> 李长安可不管他心中想什么,细心地观察着周边百姓的情况,却见绝大多数人见他就绕道而行,像是瞧见了什么晦气之物。 浮生回过神,也发现了这点,不免心生愤怒,“哎!这些百姓是何用意?您好歹是县令,怎可如此对您呢?” “不必在意。”李长安心态好,安抚道。 接着往前走,却猛然停下,只见迎面而来一位年轻男子,穿着富贵,神情高傲,不可一世,正大摇大摆地走来。 “赵明义!怎会是他?”见到来人,浮生心下一惊。 他跟随李长安多年,对他的事知之甚多。 赵明义,乃是赵侯爷的二公子,从小娇生惯养,被捧在手心上长大,也就养成了恃才傲物的性子。 在京城时,他二人的关系就一般,经常找碴儿,却事事比不过李长安,也不知今日撞见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来。 李长安倒淡定从容,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! 他与赵明义的恩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,乃是日积月累,直至那年拜师。 袁天罡和李淳风皆为大唐国师,却破例收徒,赵明义一向自负,便自信满满地前去拜师,却落了个失败的下场。 不曾想自己一出马,便被二人收为弟子,羡煞旁人。 他倒也能理解赵明义,他一介孤儿,无父无母,无权无势,却能拜两位国师为师,心有不甘,乃是人之常情。 他可不管赵明义因何来此,正常应对即可。 似是心有所感,赵明义也看了过来,四目相对,心生愤怒。 他停下脚步,讽刺道:“本公子道是谁呢!原来是鼎鼎大名的新安县令呀!真是久仰大名!” 李长安可不愿同他周旋,“有屁就放,拐弯抹角地作甚?” 赵明义这厮,分明就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,竟说出这般文绉绉的话来,真是装模作样。 他可不吃这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