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坡.研究所! 周扬今天的心情也非常不错,就在刚刚他去了一趟大队部,然后把自己家要分的菜都给领上了。 今年村里的蔬菜大丰收,除掉卖给研究所以及其他单位的37万斤外,还剩下大概45万斤左右。 经过计算,全村老百姓每人可以分到75斤人头菜,家里有壮劳力的则是按照工分的多少进行分配。 周家连大带小有5口人,加上文辉和老张,可以分到七个人的菜,人头菜这一块儿就有525斤。 此外,周扬和老张是算劳动力的,是有工分儿拿的。 尤其是周扬,他不管去不去村里,每天12个工分儿那是固定的。 因此两人又分到186斤,所以周家今年单单蔬菜一项便分了711斤,足足比往年多分了近1倍。 除了分菜外,今天村里又进行了广播通知,从明天开始要对其它粮食进行分配。 按照村里的分配方法,先分小麦、莜麦以及谷、黍,毕竟这个数量少一点好分配,至于土豆和苞米最后分。 当然了,在分配之前要先把村里的任务粮和爱心粮给交上去。 以前村里每年的任务粮只有9万斤左右,今年却足足55万斤。 爱心粮就更多了,加起来多达118万斤。 由于任务粮和爱心粮都只要细粮,因此在扣除了国家的之后,再加上之前就已经给每人分了200斤夏莜麦,村里的细粮只剩下42万斤小麦和17万斤莜麦。 另外还有28万斤谷子和31万斤黍子,剩下的便是没办法统计的土豆和苞米。 至于甜菜,由于那玩意儿要用来做饲料,所以并不在分配的范围内。 按照村里的初步估计,村里的社员知青们今年差不多可以分到58斤小麦、222斤莜麦、37斤谷子、41斤黍子,外加1500斤土豆和1200斤苞米,总计3058斤。 当然了,这只是初步估算出来的结果,实际上最后的分配结果可能与这个略有出入。 主要是因为土豆和苞米由于数量太多,根本没办法称重,因此只能按照田亩数计算。 但即便是如此,这个结果也足够令人兴奋的了。 要知道去年村里在全县已经算得上独占鳌头了,但分到村民们手里的人头粮也只有2000多斤,今年却足足增加了一半以上。 当然了,在看完村里要分的这些粮食就能看得出来,这是在严重的牺牲了细粮的情况下达到的结果。 但不管如何,3000斤的人头粮是实打实的。 不管能不能吃好,整个八宝梁联合村肯定是能保证大家伙儿吃饱了,而且还是吃撑的那种。 尽管粮食还没有分下来,提前知道结果的周扬还是忍不住有些激动。 然而,他刚回到办公室,都没来得及向公社的老丈人以及县城的老李报喜,桌子上的电话就响了。 “铃铃铃...” 电话刚接起来,话筒里就传来接线员小李的声音:“所长,有一位自称是塞北省新华书店负责人的徐永光同志要和您通话,请问是否接入?” “接进来吧!”周扬道。 “是!” 很快,外线电话就接了进来。 “周扬,我是老徐!” “呵呵,我估摸着你的电话也快来了,省城那边情况咋样,我们的书卖不卖得动?”周扬笑着说道。 “哈哈哈,咋卖不动,我就是来给你报喜的!” 接着老徐继续说道:“你都不知道现在书店外面的情况,那真的是人山人海,男女老少将书店围了个水泄不通,都快把新华大街的交通给堵塞了。” “看来我们这边的书很受欢迎啊!” “何止是受欢迎,刚开始大家还嫌贵,买的时候也小心翼翼的,要翻看一会儿,现在都是直接进去拿书交钱,有人甚至于一次性就买四五套,火爆的不得了!”老徐高兴的说道。 “那就好!”周扬道。 对于这样的结果周扬其实早就心理准备,毕竟今年的高考实在是有些仓促,国家没有准备好,下面的考生同样如此。 他们原本都是在田间低头劳作或者是在工厂搞生产的青年人,突然就接到了恢复高考的通知,很多人由于历史的原因,可能连中学都没有好好上过,如今突然就要他们考大学,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,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自学的工具书上。 想当年,沪城出版社的《数理化自学丛书》就因为有这方面的功能,直接被人吹上了天,于是全国的知青和考生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,四处托人去寻觅这套书。 由于这套丛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