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> 他并没有再为自己辩解,也没有请求宽恕。 现如今,他与他叔父的性命,已经不再由他与叔父做主,而是取决于秦王的气度。 若是秦王不准备追究这件事,便可以当做这件事情不曾发生。 但若是他主动开口求饶,那便是把自己犯上的事情摆在明面上来。 而有些事情,一般摆在了台面上,那才是真正的没有活路。 而秦寿此时也收敛了自己的情绪,面色变得平静而又深沉。 见到这叔侄二人的举动之后,他也逐渐的意识到了一件事情。 身为一国之君的自己实在是太过于“随和”了一些,以至于在平常的时候,一些小辈都下意识的失去了对自己的敬畏。 并非是秦寿刻意的想要抬高自己身份,而是有些时候,一个更高于其他人都地位,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话语权,以及,更加稳固的政治地位。 在《韩非子》中有爱臣一篇,其中有言“爱臣太亲,必危其身”。 之前秦寿理解为如果过度的宠爱一名臣子,那么,这臣子便有可能成为权臣,最终威胁到自己。 秦寿原本以为,只要自身足够强大,便不必担心臣子会因为自己的宠幸而威胁己身。 秦寿原本的想法大差不差,不论他如何重用姜默,咸宁,白毅,秦龙骧等人,在他自己卓越的功勋之下,这些臣子都无法威胁到他自己。 然而,如今他却是又对这句话有了新的领悟。 如果过于宠幸一名臣子,而自身足够强大,这确实不能够威胁到自身,但是,却会威胁到他宠幸的臣子。BiquPai. 一是让他们轻视王权的威胁,犯下过错。 二是让他们仰仗国君的宠幸,蔑视其他的臣子,以至于为自己引来祸端。 三是恃宠而骄,如眼前青年一般分不清楚自己的定位,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。 在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,秦寿也开始扪心自省,暗自决心今后要维持与臣子之间的距离。 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,眼看着对方额头都已经磕出血来,秦寿思虑片刻后叹息一声道:“起来吧——” 他并没有说多余的话,却让这一对叔侄都松了一口气。 “总算是保住了性命——” “派人时刻关注苴邑方向的动向,若是巴国援兵也到了,即刻前来禀告——” 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