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 “我…我吃好了。”郭福吃东西的速度很快,看他吃完了,楚承找了个纸杯倒了一杯水放在旁边给他。 “这位朋友,我有一些问题,想要跟你简单聊一聊。” “但我们这个绝对不是审问,如果你有一些问题不方便回答的话,你也可以不用回答的。”楚父开口说道。 “好的,好的。”郭福点头。 “现在是光绪二十一年对吧?” “没错。” “具体是几月几号呢?” “五月初七。” “那你还记得你和子康是哪一天去的都察院吗?” “五月初二!” “你为什么这么确定是五月初二去的?” “五月初一那天是我爹的生辰,我还杀了一只鸡,子康来我家吃饭,吃完饭和我说的他明天要出去。” “是谁组织你们去都察院的?” “子康的同窗。” “你平时在家是做什么的?” “务农,有时候做些散工。” 一来一回问了快一个多小时,很多东西郭福也说不清楚。 根据之前的问题,大概可以判断出来,郭福和子康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。 子康是个读书人,郭福没什么文化,这次参与“公车上书”,郭福也是跟着子康去的。 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,然后为什么要这么做,郭福自己也是一知半解,而子康会去大概率是书院的先生组织的。 “对了,爸爸,我今天给您发的那个视频你看了吗?”楚诺问道。 “还没有呢。”楚父一怔。 “那您现在看一下吧。”楚诺说道,“那个人应该就是郭福他们说的那个乾隆年间的学子。” “但是很奇怪的是,我们可以听懂郭福说的话,但是昨天那个人说的话,我们只能听懂几个词语。” “我现在看看。”楚父连忙拿出了手机,楚妈妈也过来一起看。 视频被反反覆覆看了好几次,分析出来的词语越来越多。 “这个听着怎么这么像f市的方言?”楚妈妈想了想说道。 “啊,妈这你都听得出来?” “我之前带的一个研究生是那边的人,他有时候急了就会说家乡的方言,听着很像。” “不对,不对。”楚父皱眉,“如果一个上京赶考的学生,连官话都不会说,怎么可能考中贡士,还得了官身呢?” 大家一想,确实是啊。 贡士也就是准进士了,那是要经过殿试,皇帝考教之后,赐出身,赐官位的,怎么可能不会说官话呢? “郭福,我们问你一下,你之前说的那个传说中的县令,是考了几年才考中的?” “这个就不知道了。”郭福摇头,“传说下来的故事就这么多。” 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