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br> 这话虽然没指名道姓,但无疑就是在骂春申君。. 他因为听信了魏国想要重整三晋的谣言,令楚国拖后腿,这才导致了合纵的大好局面丧尽,被秦国重新掌握了主动权。 “呵呵……” 蚩曜神秘一笑,“其实,楚国的担忧也并非全无道理……” “你怎么也?” 信陵君气结,“我真的没有……” “我相信你并没有这个想法,” 蚩曜制止了他的解释,正色道,“但我想说的是,这个想法……其实可以有。” “那岂不是坐实了秦国散布的谣言?”魏无忌问道。 “那又有什么关系?” 蚩曜反问道,“现在没坐实,秦国的目的不也达到了吗?” “这……” 想到楚国这段时间的反应,信陵君无语凝噎。 “当他们怀疑、甚至诬陷你的时候,你最好真的做了那件事,或者至少有做那事的能力,否则……” 蚩曜笑着摇了摇头,“你仔细想想,现在的你是不是真的有着重整三晋的机会?” “机会么?” 信陵君沉吟道,“乍一看好像有,但李牧可以在合纵之事上听我命令,可如果我想要吞并赵国的话,他立刻就会成为我的敌人。而且……此事如果由我主导,我兄长也不会同意的。” “这倒是,” 蚩曜点了点头,“三晋合一必然要选出新王,促成此事的人才是最合适的人选,而且三晋之中也唯有你才有这份名望。只是如此一来,原本的韩魏赵三王肯定都不会同意。” 那是,好好的王不当,谁愿意头顶上再多出一个人来人? 再说了,同样是亡国,难道被魏国吞并就比被秦国吞并要好很多吗? 不见得吧? 在这样的思想下,想要重新整合韩魏赵三国,还原晋国旧观,难度可想而知。 “那如果不要晋国这个名头,只是让韩魏赵三国结成一种更深层次的攻守同盟,甚至是发展同盟呢?这一点有机会做到吗?” 蚩曜追问道。 楚国忌惮三晋合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,赵国的骑兵,魏国的重甲步兵,韩国的弓兵都几乎代表着最高水准的军队素质。 他们打不过秦国是因为综合国力差距太大,而不是军队真的一无是处。 一旦三者合一,弱势互补,这样的军团即便是秦国也要万分头疼,直接会超越楚国成为第二强国。 蚩曜的话让信陵君陷入了沉思。 半晌之后,他抬起头,眼中又重新出现了希望的光芒:“这条道路或许可以一试!” 春申君的表现让他对合纵失去了期待,但如果真能如蚩曜所言,在不恢复晋国名号的前提下,充分整合韩魏赵三国的资源合作无间,也未必就不能抵挡秦国的铁蹄。 有了新的目标,他整个人的精气神一下子就恢复过来了。与之前那个独上高楼,背影寂寥的画风大不一样。 “这么说来,就算我已经治好你咯?” “当然!” 魏无忌哈哈一笑,“蚩先生无愧于神医之名,简直是药到病除啊!” …… …… 有了新的想法之后,魏无忌及时调整了战略。 既然想要促成三晋一体化,那么构筑一条三国共同抵抗秦国的防线有尤为重要,在协同作战中培养感情认同。否则依旧各自为战的话,一体化根本无从谈起。 对着地图苦思冥想,最终他将目光投向了身后——那里有一条奔腾的大河。 黄河! 河东与河西两地便是以此作为分界的。 如今河西之地大半已经被秦国重新占据,剩下的城池中也无险可守,丢失只是时间问题。 与其如此,那不如主动后撤,放弃河西,借助黄河天险来重新构筑防线,以河东、太原、上洛三地打造成抵御秦国的第一战线。 甚至于他准备将上洛之地送给韩国以示诚意。 预先取之,必先予之的道理,信陵君还是明白的。 借助黄河天险,再有韩国的弓弩之利,抵挡秦军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任务。 而只要能守住河东,魏国就可以重建真正的魏武卒。到时候两相搭配,除非秦国与楚国联手来袭,否则防线必将固若金汤。 三国互通有无之后,就是这么厉害! 魏无忌越想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