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> 刘锜眼中满是兴奋。 韩桢又看向聂东:“聂东!” “末将在!” “后天领一千五百步卒,轻装上阵,昼伏夜出,赶在武卫军之前,绕到寿光后方。” 接着,韩桢又将大致计划说了一遍。 听完之后,聂东与刘锜沉吟片刻,纷纷点头赞同道:“此计甚妙!” 韩桢叮嘱道:“当然,战局瞬息万变,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,你等到时可随机应变。” 他可不想玩微操。 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。 再说了,他二人一个是西军百战老兵,一个是未来的抗金名将,根本不需要旁人指手画脚。 北宋军队,就是这么被文官给玩坏的。 大宋每次对外动兵,枢密院的一众文官,便会商量出此战的阵图,然后呈给皇帝。 由皇帝挑选一副阵图,下发给前线将领。 领军的武官,需要严格按照枢密院下发的战阵图进行排兵布阵,不得私自更改。 这他娘的不是扯淡嘛? 战场是受蝴蝶效应影响最严重的地方,往往一根不起眼的流矢,就能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向。 所以,将领要每时每刻,根据地势、天气的变化,部署不同的战术。 提前制定好一个战阵,并要求军队严格执行,纯属脑瘫行为。 当然,北宋文官喜欢玩这一套,是有缘由的。 其源头就是高梁河车神,初代微操大师,赵二。 甚至于,雍熙四年时,赵二还集合了数十位文官,和他一起御制了大名鼎鼎的《平戎万全阵图》。 瞧瞧这阵图的名字,又是平戎,又是万全,当真是威武霸气。 等到宋真宗继位后,赵恒将微操发扬光大,仅咸平年间就送出几十副阵图。 至此,后世皇帝与文官们便一发不可收拾。 哪怕是宗泽,也时不时给岳飞传授几副阵图,好在岳飞拎的清,表面笑嘻嘻地收下阵图,转头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军阵。 “末将省的!” 聂东与刘锜齐齐应道。 韩桢又唤道:“史文辉!” “县长有何吩咐?” 史文辉赶忙放下茶盏。 韩桢交代道:“你是寿光县本地人,又对敢炽军熟悉,此次任你为录事参军,随聂东一起出征。待到打下寿光、昌平之后,暂任两县知县,安抚人心,收拢逃户。” “下官遵命!” 史文辉面色肃然,起身作揖。 他知道,自己真正的考验来了。 这两日不过是纸上谈兵,此次才是考验他才干的试金石。 “时间不早了,走罢。” 安排好事宜,韩桢缓缓站起身。 聂东三人跟在他身后出了酒楼,朝着府邸走去。 …… …… 翌日。 王家被灭门的消息,在郡城中传开。 尽管赵霆将罪责全部推到了敢炽军余孽的身上,可依旧还是引起了一些读书人的怀疑。 城北的一间茶肆二楼,几名读书人端坐在窗前,手中捧着一份小报。 一个面容清瘦的读书人,愤愤不平道:“好一个敢炽余孽,此事定是韩桢所为!” “文阳兄之言,吾不敢苟同。” 话音刚落,另一个略显富态的书生反驳道:“吾观那韩桢自入城之后,所作所为,称得上贤明之主,怎会行如此暴戾之举。” “王家之事漏洞百出,先不说敢炽余孽怎会藏匿在王家,就说从王家灭门到现在,竟连一个敢炽余孽都没抓住,明显有蹊跷。” “若按你这般说,那为何苏家与麻家无事?” “……” 这样的讨论,在郡城各处都有。 不过却翻不起什么风浪。 赵霆这个知州的身份,到底还是很有用的,而且韩桢进城之后的种种行为,都极得民心。 怀疑者,终究只是少数人,绝大多数百姓和读书人,对敢炽余孽的说法深信不疑。 两辆牛车踩着晨曦,慢慢悠悠地朝着府衙方向行去。 (本章完)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