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见韩昌黎接过“赵日天”的手稿,郑重其事地摊开,朗声念了起来。 “布衣赵日天谏。” “草民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……” 唔…… 用排比和比喻的形式引出主题,——“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”。 开篇就让人眼前一亮。 应当是篇不错的文章吧。 就是有点不对味啊。 品读完了千古雄文《治安疏》之后。 再瞧这《谏女帝十思疏》怎么听怎么觉着温和,怎么听怎么觉着不得劲。 这文章的攻击性属实差多了。 这不是大家伙儿心目中那个怼天怼地怼空气,势要喷死女帝的那个赵圣的写作风格啊。 反倒像明楼这种一代文宗,老学究的手笔。 众人按下心中的想法,继续耐心地听着。 “凡百元首,承天景命,莫不殷忧而道著,功成而德衰……” “夫在殷忧,必竭诚以待下!” “既得志,则纵情以傲物。竭诚则吴越为一体,傲物则骨肉为行路。” “……” “何必劳神苦思,代下司职,役聪明之耳目,亏无为之大道哉!” 这是魏征的《谏太宗十思疏》,感谢中考和高考,秦渊总还是有几篇好文章能背得滚瓜烂熟的。 只要稍加修改润色,就能契合大周的时代背景,立意更高。 韩昌黎声情并茂地朗诵完了之后,将这手稿又重新叠好,递回给了赵日天。 全场寂静,没有人说话。 似乎还在回味着这篇简单生动的议论文。 不多时。 人群中响起了几个零星的掌声。 紧接着,很快便聚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声。 “善,大善!” “好,写得太好了!” “……” 在群演的帮助下,气氛总算是活络了起来,没有冷场。 总得来说,这篇文章可圈可点。 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的谆谆教诲。 不停地举例子,讲道理,告诉女帝: 想做一个好皇帝就要居安思危。 不要刚继位的时候励精图治,不断努力,掌握了大权之后,就开始纵情傲物享受生活,要想想曾经的初心。 同时又把百姓比为水,君王比做舟,传神地说明了利害关系,告诉燕姣然要勤政爱民。 最后总结出治国的关键,要知人善任,选拔人才,自然就能达到“垂拱而治”的理想境界。 概括一下,潜台词就是: 您老只要别乱造宫殿,瞎鸡儿建祭坛,多整点水利工程等等的德政。 然后再选出点人才出来,有他们帮着你治国。 您爱修仙修仙,爱干嘛干嘛。 朝廷也好,大周也罢,在他们的治理下肯定是不会出乱子的。 赵日天:(拍桌生气拍桌)现在朝堂上的都是些什么玩意?辣眼睛! 本文虽然不如《治安疏》那般惊天地泣鬼神,把天下臣民振奋得迎风尿三丈,但也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了。 这人倒是也有些文采,像是个饱学之士。 只是,他真的是赵日天么? 众人的心中仍有些疑虑。 赵日天如果真的贪图名利,想要谋一个富贵的话,在第一份报纸问世,呈上《论标点符号使用疏》的时候,就应该出来了。 为何要隐姓埋名,反倒藏起来呢? 等到第二篇《治安疏》问世的时候,众人才知道,赵圣这是为了避免麻烦呐! 天子一怒,流血千里。 这般千古雄文,怕不是脑袋都要搬家了。 纵使赵日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,但总归还是会想多写点谏言的。 低调有低调的好。 低调了,麻烦少了,才能静下来创作,源源不断地进谏。 这才是他们心中的一代儒骨、一代天骄赵日天! 而今日,他根本就没有半点出现的理由,他却出现了。 他为什么要出现? 他是为了什么? 这由不得众人不怀疑啊。 或许,他也是假冒的赵日天吧? 这些天来,京州城里实在是出现了太多太多的假货了。 虽然心里仍有怀疑,不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