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施久在拉徐峰下场。 在整个巴布亚新几内亚事件当中,徐峰都保持着一副超然物外的与他无关的姿态,祝施久哪怕在某个周目尝试跟徐峰联系,都没能让徐峰插手巴布亚新几内亚事件。 这让祝施久察觉到了一丝异样。 徐峰为什么迟迟不下场?为什么? 一开始他还以为徐峰这是在尽量给他发挥能力的空间,但随着一次次回档,哪怕是在那些个他拯救巴布亚新几内亚失败后的结局中,徐峰也没有出手干预任务。 这让祝施久察觉到了不对劲。 连他失败了也没有干预任务,很显然“给他发挥能力的空间”这个理由就显得单薄了许多了。 这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缘由。 根据徐峰经常性一石多鸟的思维方式来看,很有可能隐藏着另外的理由。他在一次次死亡中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,不断回顾他跟徐峰的交集,于是,祝施久想到了一个可能性。 徐峰在害怕……不,说“害怕”不够准确,那个怪物压根儿就没有恐惧的情绪,徐峰是在提防他——为了遮掩自身的一切,徐峰在避免跟他产生直接接触! 他还是小看了他“预知未来”这个能力对徐峰的威胁。站在徐峰的角度思考,跟他接触得越多,那么情报就有可能泄露得更多,谁叫他的能力是“预知未来”呢?“预知未来”这个能力在能够提前规避危险的同时,也拥有制造危险的能力! 能够设局,能够制造陷阱,能够让人不知不觉间就按照他的谋划行事。 徐峰也不敢保证在跟他接触的期间,是否会产生对自己具有威胁的未来! 所以徐峰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,干脆直接从他的未来中“消失”了。只要跟他没有交集,那么他预知到的未来就不会牵扯到徐峰本人。 ——当时在想到这个可能性之后,祝施久的内心便开始活泛了起来。 徐峰在避免跟他产生接触,这是否就意味着……徐峰对他管控的真空期? 徐峰是个极度理智的家伙,他对他的一切推断,都需要逻辑和证据来支撑。这是徐峰的优点,同时也是徐峰最大的弱点。所以他可以尝试大胆行事,直接利用徐峰对他管控的真空期做事,形成徐峰逻辑上的空白区域。 那么哪怕是徐峰,在情报缺失的情况下恐怕也搞不清楚他到底要干什么。 所以,祝施久抛出了“执棋社”。 不仅抛出了执棋社,而且还利用这一点,拉徐峰下水。 通过让自己陷入困境的方式逼得徐峰来救他,只要有心人注意,都会怀疑徐峰跟他有牵扯不清的干系,也为他后续考虑到的计划又增添了一个保障。 就好比荆棘,已经基本相信了徐峰就是执棋社背后的大佬。 没有徐峰这个身份在,他要如何蒙骗其他人来加入他的执棋社?他就相当于在借徐峰的手,来搅动黑兵组织内的风云。后续关于如何诱骗傅司都、洛素仪、苏婵违背黑兵组织来加入他的执棋社,也是基于这一点而展开的计划。 这是第一个方面。 第二个方面,抛开有心人的注意,其他不知情者呢? 其他不知情者会认为,他的天赋得到了徐峰的承认,让徐峰都不惜一切来救他。他的行动将会得到徐峰的背书,哪怕光明正大做出一些超乎想象的行为,都会让人觉得情有可原,增加了他在组织内行动的自由度。 相比于后者,前者明显更重要一些。 但这一切的前提,是徐峰要来救他。 祝施久知道徐峰知道他还活着,但他同时也知道徐峰不会因此就来救他,因为他活着代表有两种可能性。 一是他有自救的办法,自备了自救的办法,无需徐峰来救。 二是他没有自救的办法,需要等待徐峰来救他。 前者无需徐峰动手,他自己就能脱困,徐峰自然能够按兵不动。 在没有任何信息判断的情况下,徐峰无法判断哪一个才是事实。 所以,祝施久准备的后手,“荆棘”就派上用场了。 只要荆棘将自己还活着的消息传到徐峰耳中,那么徐峰就会知道,荆棘是受他指使传达的这一消息,同时徐峰也就能明白,他的自救办法就是“等待徐峰救援”!也即是后者。 徐峰至此便会落入不得不选择来救他的境地,如此一来,自己上述的把徐峰拉下场的计划就能够顺利实现第一步。 这便是他把自己当成棋子,专门为徐峰做的局。 同时,他也考虑到了荆棘那边将“执棋社”这个情报告诉徐峰的可能性。 为了防止这种未来发生,祝施久在提及徐峰的时候,故意模棱两可,让荆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