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公主听后,久久不语。 她能想明白这些人的操作,简直是将百姓盘剥到了极致,将他们最后的价值都压榨得干干净净。 还有那些官员,本来只要放出赈灾粮就能让百姓免遭迫害,他们却为了利益,隐瞒拖延时间。 对百姓生死不管不问,只想着自己利益。 “这些混账统统都该死。” 长公主震怒不已。 她是皇室之人,这虞朝天下,那就是她家的,她父皇和皇兄,为了天下百姓能安稳,励精图治,兢兢业业,每次赈灾那都是前前后后忙活。 深更半夜都还在处理朝政的时候多不胜数。 就好像现在,他皇兄就在发愁如此筹措钱粮赈灾,若是让他知道自己弄出来的这些东西,发下去后,会被当地官员这么搞,他会如何想? 这简直比直接贪墨赈灾钱粮更加可恶,这是彻底要将百姓绝户啊。 “不行,这件事本宫不能坐视不管。” “娘得去一趟宫里。” 她知道自己老娘是要去给皇上献计献策,同时也要将 “那您路上小心些。” 很快长公主搭乘着马车走了。 温泉山庄距离京城不远,而且又是官道,所以就算有积雪也不深,毕竟每天都有这么多人从官道上往来。 “小姐,那些官员真有这么可恶吗?” 小婵从小就生长在国公府里,倒是没有接触过外面这些事。 “远比你想象的更加可恶。” ...... 御书房。 昭武帝最近这几天是急得都上火了。 刚入冬季,北边遇灾的急报就送过来了,好在前面有过一些防备,目前情况还没太过于严重。 但是往后还有几个月的时间,他必须得有后续的安排,否则到时候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。 此时在御书房内,还有好几位重臣,也都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提出应对建议。 霍敬之也在其中,他是工部尚书也会有一些事情需要工部参与其中。 更何况他还是昭武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,即便没有他部门的事,也得过来为皇上分忧。 “今年算得上是个丰收年,各州府都储存了不少,所以粮食这一块倒是够。” 此时开口的是左相方乔,不过随即他的眉头就是一皱。 “只是这安置灾民的地方,以及取暖,还有后续的安置,已经灾后重建都需要不少钱。” “后面两个可以先放一放。” 昭武帝直接开口,最后目光看向户部尚书陈华。 “现在户部还有多少钱?” “秋税已经上来,按照前面陛下和臣的商议,预留下来的一部分,目前也只能拿出十二万贯。” 虞朝初立,百废待兴,加上一直都轻摇赋税,所以目前虞朝一年税收钱,也不过堪堪过二百万贯。 之前已经送上来过一次,约有八十万贯,秋税也上来了,有一百一十八万贯多点。 只是钱,并没有算粮食还有绢帛那些。 但是因为是冬季,前面边境将领就频频上书,请求拨钱。 按照他们申请,最少得花去七八十万贯,然后还有满朝文武的俸禄,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 好在前面皇上砍了一半边境所申请的钱,让户部多剩下了一些。 但是剩下的那些,也都花得七七八八了,毕竟一个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,像那些不是太着急的,户部这边都会暂时压下。 可一些必须马上给钱的,户部也敢拖着不给。 所以现如今户部总计剩下的钱,不过二十来万,还得预留一些以备不时之需,所以能动用的也就十二万贯。 看着好像挺多,但是今年这雪灾,可不光是北地,就连别的一些地方也已经有了苗头。 京城这边也有不受控制的迹象。 十二万贯,那里够啊? 而且这是雪灾,可不光只是给粮食就够的,很多百姓的房屋已经被压塌了,这大冷天,总是得给他们一个能遮蔽风雪的地方。 不然就算有吃的,只怕也会冻死不少人。 众人都沉默了,钱这么少,他们也是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。 就在这时,外头走进来一个小内侍。 “皇上,宁阳长公主求见。” 闻言,昭武帝眉头一皱,他这里在商议国家大事呢。 虞朝女子不得干政,这御书房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的地方,平常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