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正所谓顺应天道者生,背离天道者亡,所谓天道,自是顺应实势...” 说到这,刘启有些不悦。 “等等,你这说的,跟那个什么王道,不是一个意思吗?一切顺势而为...” “殿下,非也。此顺势,乃顺的是天势,顺的是大势,而非帝道所说的静观其变,以逸待劳之策。” 刘启有些不耐烦的长呼一口气。 “好了,你就拿最直白的话讲吧,啰啰嗦嗦的。” “简单来讲,好比殿下杀了那马本六,本应是祸事。但因那马本六本就是横行市井之辈,身上多有罪责。” “殿下将其诛杀,非但无罪,反倒是上合律法,下合民心,这便是顺势。既为因,而得善果。” 刘启身子微微前倾,这家伙说的东西,总算能听进去一些了。 “再比如,往大了来讲。齐国当年,治理无方,佞臣祸国,百姓灾苦,后而被大庆所灭。” “为何时至今日,都未有民生哉道之说,全因大庆做的乃是顺应天道之事,虽灭了齐国,却解救了万民之苦,消灭了齐国多周边的祸害。” “因此,庆国得以壮大,乃是顺势而为,天命所之。” 刘启点了点头。 “你的意思是说,天道就是做最正确的事情,对吗?” 可吕良却是摇了摇头。 “是,但并不确切,应说是做最合适的事情。” “好比于朝廷有佞臣,合适的时候铲除,那就是顺势,不合适的时候强推,那便是逆势。” “世间种种,无论是治理国家,还是军事、以及民生,皆讲求一个合适。” “就那我大庆律法来说,子民觉得严苛了,那我们可以适当宽松,放松了,又可适当严厉,一切顺势而为,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” 刘启听明白了。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,没有最好的,只要最合适的。 在恰当的时候,做最合适的事情,就会得到最好的结果,反之亦然。 “你的这个天道,就难道比其他人的方论,更为厉害吗?” 吕良再一次摇了摇头。 “不然,在下还是那句话,顺势而得,逆势而失之。” “庆国与其他国家不同,在如此底蕴之下,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富强而已,更不是要争霸诸侯,而是要把这目光放的更大,更远一些。” 刘启闻言,心中一颤,瞳孔紧缩。 “那你说,我大庆要的是什么?” 而接下来,吕良的回答,竟是让刘启的身子猛的一颤,他这般远想,竟是于自己不谋而合。 也可以说,这正是他最想要听到的答案!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