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夜,无论是炕上的苏冬暖,还是床板上的谢明阳,都久久无法入睡。 “谢明阳?” “咋了?” 苏冬暖勾唇,道,“以后,我们还可以做朋友吗?” 谢明阳没想过这个问题,如果,她和她爹不坑他一把,或许会,但,现在,他只想逃离这一切。 下乡来这里,谢明阳适应挺快的,他的性格算不上开朗,不像有些知青逢人就能叭叭个不停,他不怕事儿也不惹事儿,和村民处的都不错,特别是跟队长关系很好。 现在,哼,所有苏家湾的社员看在谢明阳的眼里都是刁民。 穷乡僻壤出刁民。 谢明阳合上眼睛,说,“不知道。” 翌日,不到六点就有人敲窗户,苏冬暖被吓醒了。 “谁?” “我,刘建设,明阳起来了吗?该出发了。” 谢明阳已经从床上下来打开手电筒对着窗户照了照,“起来了。” 苏冬暖这才问谢明阳,“你们知青点还有人没走?” “他们几个今年不回城过年。” 谢明阳简单洗漱,套上军大衣,围围巾戴帽子,苏冬暖也穿好了衣服,说:“戴我织的帽子吧!可以护耳朵,口罩也戴着,早上的风跟刀子似的,手套带我织的,我拧了三股毛线织的,暖和的很。” 谢明阳没时间跟苏冬暖拧巴,按照她说的全副武装好,拎着包就准备走。 苏冬暖拿出一个准备好的油纸包给他,“这里面是我娘给你准备的,拿着路上吃。” “什么?” “煮鸡蛋,油饼,麻花,糖豆。” “不用,我装的有,你留着自己吃吧!” 走到门口,谢明阳顿了下脚步,掏出一把钥匙放在缝纫机上,“钥匙留给你。” 看着架势,确实是不回来了。 门外好几个穿着军大衣的男知青,都是送谢明阳的。到底是城里的知识青年,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,都叫了苏冬暖一声,“嫂子。” 谢明阳的包有人替他拿过去背身上,谢明阳看了眼苏冬暖点了点头拔起步子就走了。 有邻居听到后爬窗户上看,也有人假装起来上厕所,倒夜壶的,顺便问一句站在院子里发呆的苏冬暖,“谢知青回城啦?” 看着他们的手电筒消失在山梁的拐弯,直到看不见,苏冬暖扭头回屋将门拴上,一觉睡到大上午才起来。 苏冬暖这段时间也学会了不少生存技能,用这大灶台大铁锅烧柴做饭倒也不是问题了,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挑水。 他们吃的是井水,每天要去门前坡下的井里挑水。之前俩人不知道怎么过活,反正,苏冬暖来这里个把月,挑水都是谢明阳的活儿。 他虽然不吃她做的饭,但,他每天都要用很多热水的。 苏冬暖起来用热水壶的水洗漱后准备烧水做饭,结果发现水缸里的水冻实了。 敲打半天也没见敲开冰块,只好拎着木桐去打水。 一院子人吃一口井水,一下雪他们第一件事就是把院前的那条路打扫干净,否则挑水,上厕所,下山都是问题。 苏冬暖知道挑两桶水她不行,平衡掌握不了不说,她挑不起来的,反而,惹人笑话她嫁了个知青就矫情,毕竟这村子里的女人都会挑水,挑柴禾,挑草垛子啥不会干了。 苏冬暖站在一边看其他人从井里往上吊水,挑水,简直太简单了。 苏冬暖来这里还没摸过这个井轱辘,怯怯的,最后莲花来了,见苏冬暖站着不动,问道,“冬暖姐,姐夫回城了?” 苏冬暖点头,“是啊!你先弄吧!” 采莲道,“姐,你后脑勺是不是还没好利索?”就差说你脑子不好了,毕竟,一个院子的人怎么会发现不了苏冬暖有点奇怪呢! “快好了。”苏冬暖道。 采莲吊上来一桶水直接倒进了苏冬暖的木桶里,“姐,你先提回去吧!” 苏冬暖蹙眉,木桶本身就很重了,再装满水,她哪里拎的起来。 “太多了采莲,我这几天给你姐夫赶着织帽子和手套毛衣,胳膊疼的厉害,半桶就可以了。” 采莲一听笑的暧昧,小声道,“姐,你和姐夫和好啦?” 苏冬暖抿唇,“嗯”了一声。 采莲笑嘻嘻的把水倒出来了一半儿,看向苏冬暖,“姐,你试试看可以提得动吗?” 苏冬暖试了试,“可以了,我先回,你有空来我家玩儿。” 采莲说,“好咧!正好姐夫不在家,我就多去你家找你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