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牛蝎子,炒菜,凉菜,花生米……
大家的杯子都碰到了一起。
许鑫在谦儿哥家喝酒,向来没啥包袱。
老大哥健谈,谈天说地,一说一笑中,一顿酒不知不觉就已经醉了人。
不过今天,饭桌上的第一个话题却是马末都抛出来的。
“许导……”
“您喊我小许就成。许导这称呼太别扭了~”
听到许鑫的话,于慊也帮衬了一句:
“就是,喊小许吧,都哥们,喊着太别扭,你说对吧,哥。”
杨大林哭笑不得,随手把胳膊搭在了许鑫的肩膀上:
“以后我俩出门就论哥们。”
“哈哈哈哈哈……”
笑声中,马末都点点头:
“行,小许,我前一段儿时间看新闻说你把电影拿美国制作去了。打算啥时候上?”
“早着呢,估计明年上半年吧。”
听到这话,马末都愣了愣……
露出了一个……
怎么说呢,类似“会意”,又类似“不想说算了”的笑容来。
显然,他是不信的。
于慊看了他一眼,扭头对许鑫问道:
“怎么那么晚啊?不是去年就拍完了么……你说的是明年吧?13年?”
“嗯。”
虽然也看到了马末都的表情,但许鑫确实也没撒谎。
见谦儿哥帮着给个台阶,索性也不隐瞒,直接说道:
“电影是10月份结束的,这电影咋说呢……群像戏。几个角色都出彩,肯定要送去欧洲的嘛。戛纳不行,太古板,别的不提,光是多影帝提名这一点就不可能。威尼斯这不才拿过。所以打算送到柏林去。
柏林那边对奖项的名额态度相对宽松。去年……不对,要是按照阴历来算都得是前年了,前年的伊朗电影《纳德和西敏:一次别离》,四个男主角直接拿到了影帝奖杯,两个女主拿到了影后……那电影确实好,得承认。最佳影片这个奖也是实至名归。
所以我想着直接送柏林,吴老师应该听老段说了吧?”
吴惊认真的点点头:
“说了,《烈日灼心》他演的很过瘾。”
“嗯,但去年10月份完成拍摄,俩月我也做不出来成品,索性就放到今年,今年10月份送审……希望能入围吧。”
他解释的很详细。
而于慊一边听,一边点头,接着问道:
“那你今年不是没作品了?”
“有啊。新剧本已经在准备了。”
“!”
吴惊下意识的抬头看了过来。
周小欧也看向了他。
不过马上又瞟了一眼马末都。
许鑫也能看到俩人的眼神,毕竟八仙桌大家的位置都是挨着的。
于是,他笑着说道:
“不过这电影不是国内的片子。意大利那边,我们弄了个剧本。要拍的话,得去罗马拍。目前已经在筹备,拍的话,估计得下半年了。上半年事情多,出国这几个月,好多事儿都攒一起了。”
“……意大利的片子?”
吴惊看上去很疑惑。
“意大利人来演么?”
“对。我们几个也是从饭局上攒出来的剧本,还挺有意思的。而且有个演员朋友特别感兴趣,索性就合作一下。”
一番话说下来,许鑫没半点隐瞒。
但实际上也没啥有价值的东西。
故事是啥,投资多少,什么类型之类的一概不提。
但除开“电影”本身这一方面,其他的倒是全盘托出。
可他这话巧妙的地方也就在这里。
说的都是实话。
可给的却很满。
一番话说出来,谁要是再追问“故事情节是什么?准备投资多少?”这种的,那就有些不合时宜了。
可如果不问,除了知道许鑫要去外国拍个电影外,其他的啥消息都没有。
并且……
虽然不是精心设计,但他的一番话,其实就像是一个风向标。
马末都和于慊要是继续问,继续刨根问底,那就说明……至少,提出来这个问题的马末都是抱着几分“打听”的意思来的,而不是放在酒桌上的闲谈。
要是不问,那注定也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。
只是纯粹的酒桌谈资。
许鑫也不是有意的。
只能说……他习惯了这种滴水不漏。
而马末都在听到这话后,确实也没继续问下去的意思,只是端着酒杯说道:
“哎哟,那这难度可不小。最难的地方其实就在台词方面了。人家说意大利语,咱们说中文……小许你懂意大利语?”
“不懂,这方面确实是个难点。”
“那你准备咋办?”
“看情况呗。台词固然重要,到时候可能我得看意大利语、英语、中文三个版本,来回对照他们要通过某些台词传递面部情绪时的模样。会稍微繁琐一些……但问题也不大。”
“那还行……”
于慊端起了酒杯:
“唉,咱们也帮不上啥忙,意大利语也没人懂啊,只能喝酒了。来来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