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大理寺左少卿在这里,都拦不住。” 曾世才无奈地轻叹一声,旋即说道,“不是还有张卫民县令的案子吗?” “查不出来的。”封不疑摇摇头,“线索千头万绪,但偏偏又查不下去。” “关键人证也死了,怎么查?” “之前我查了将近十天都没查出来,就算多出来三天,又能查到什么?” “这个案子只会不了了之。” 三人皆是长叹一声。 李长安走在小雨下的街道上,百姓们已经陆续回到家中。 有了修路修渠的工事,大家都能领到粮食,还能存下一些银子,日子总算能过下去。 不再像之前那样窘迫。 看到李长安。 很多百姓都有点畏畏缩缩不敢上前。 但还是有一些百姓壮起胆子,朝李长安抱拳拱手,“李,李大人……” 李长安抱拳回礼,“抱歉,让各位失望了。” 百姓们闻言,全都有些紧张地搓着手。 这可是能审理云阳郡主官的大官,这样的大人物向他们致歉,真是破天荒来头一遭。 一个老人家连忙摆手道,“李,李大人,这……这件事,怪不了你。” 有人开了头,其他人这才跟着说道, “是啊,李大人,这件事……不是你的错。” “是那些狗官的错!” “李大人能审云阳郡的这些狗官,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。” …… 李长安一一回礼。 “不知能不能耽误各位一些时间,我想详细了解张卫民县令的事情。” 此话一出,四周顿时安静了下来。 那个率先开口的老者迟疑了一下,而后问道,“李大人是要为张大人……翻案吗?” 李长安点点头,“不瞒诸位,云阳郡那十四个主官,如果只是贪墨赈灾银粮,三日后的判罚,最多只是降官阶。” “但万一张县令的死和他们有关,那这个案子就有转机。” 话音未落,不少百姓当场“噗通”一声跪倒在雨地里,哭喊道, “李大人,张大人死的冤哪。” “是啊,张大人的尸体被捞上来的时候,根本不像溺亡,我们的老村医一眼就看出来了。” “张大人绝不是因为洪水而死,肯定有人在暗害他……” 李长安连忙伸手想要扶起这些人,斩钉截铁道, “诸位放心,只要能把张大人的案子查个水落石出,我定会为张大人讨回公道!” “大理寺审不了,我就告到刑部,刑部审不了,我就告到都察院,都察院审不了,我就上书朝廷,请求三司会审!” 轰隆隆…… 天空中的雨更大了些。 “噗通。” “噗通。” …… 越来越多的百姓跪了下来,并且迅速向外蔓延。 这一幕落在那些镇抚司官员眼中,纷纷愣在了当场,看向李长安的眼神,无比复杂。 县衙内, 秦镇梁眼前的文气映照之法悄然散去,看着窗外的小雨,一声轻叹。 连岳松眯着眼,看着封不疑递上来的卷宗,半天都翻不了一页。 民心,至此! 这个李长安,为何如此深得民心? 然而,处于中心的李长安却知道。 这些百姓跪的,不是自己,而是那个已经死去几个月的……张卫民。 这些百姓的跪拜,他当不起。 于是,李长安朝周围的百姓,躬身弯下了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