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乡亲们,何霄做事不周,让他们吓着各位了,对不住了。”
十多个衙役姗姗来迟,把那些闹事的外乡人绑了起来,见事态已初步平息,叫何霄的少年抱拳给大家致歉。
“这不是县尉大人吗?”到底是里正见过的人比较多,一下子就认出了来者。
“您来得正是时候啊,您好不容易来一趟村里,小坐一会儿再走如何?”
何霄早就对这个村子有些兴趣了,见里正发出了邀请,没有怎么客气便答应了下来。
“青婉啊,你家房子修得最好,让他们去你家如何?待会儿我让老婆子和儿媳妇做些酒菜送过去招待他们。”
里正把苏青婉拉到了一边,悄悄说道。
“好。”
接着一行人就到了苏家的院子里,大牛和陈慧心赶忙把两张桌子打扫干净,又去邻居家借了些凳子,递给了各位官爷们。
“请喝茶。”
“嚯,好茶啊,我在皇城都没有喝过这么好的茶。”何霄浅尝了一口茶汤,惊叹道。
苏青婉:呃……超市里50块钱一斤,不用这么夸张吧?
她浅笑着说道:“您要是喜欢,待会儿我送您一包。”
“那我不成收刮民脂民膏了?可使不得,父亲得骂死我。”何霄连忙摆手,笑着婉拒道。
“说来,我听人说起过,这莲花村里出了一位仙姑,能看病驱邪炼药堪舆算命预知未来,想必就是姑娘吧?”
苏青婉的衣着并不比普通村民华丽多少,但皮肤白皙细腻,看起来只有不到18岁的样子,外加她在这些官员面前,表现得很落落大方,并没有一般庄稼人那种畏手畏脚的感觉,让何君昊一下子就把眼前的人和传闻中的人对上了。
苏青婉:这都什么跟什么啊?后面的那些是不是有些离谱了?
她无奈地笑着说道:“我也就是偶得高人教诲,知一些皮毛而已。”
“那鹿角也是你让大家做出来的?”
“不是啊,是我们村里的教书先生指导大家做出来的,他叫秦昭。”
“秦……秦兄也在这个村子里,这小小的村子,可是卧虎藏龙啊!”
听到秦昭两个字,何霄激动地把茶水喷了出来。
“您认识他?”这倒是勾起了苏青婉的好奇心。
“如海书院的头号才子啊,湖州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,当初一篇《治安策》,在皇城里都引起了轰动。”
苏青婉:嗯?这前途一片坦荡之人,怎么跑到村子里教书来了?
“可惜啊,他心思不纯,窃了知府大人宝玉,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了。”一个衙役接过话去,满脸遗憾地说道。
“林明,这种没根据的话少说。”何霄的表情有些不快,对着衙役说道。
“当日知府大人设宴招待了5个学子,其中3人出生于官宦之家,另外1人祖上虽然没能出将入相,但也富甲一方,唯独秦昭出生于贫寒农家,自然他的嫌疑最大了。”
“可惜了啊,官二代就是和我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啊。”另外一个衙役用略微不满的眼神看了一眼何霄,满脸遗憾地说道。
听他们这么一说,苏青婉大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,这不就是个大宇国版的张仪吗?
她相信这是一桩冤案,但她现在可没有那个本事去平冤昭雪。
“那工坊里干什么的?”现场的气氛有些不快,一个看起来比二蛋大不了多少的衙役眼见不对,立马转移了话题。
“做辣酱还有粉条的,待会儿饭桌上就能见到了。”
闲聊了一会儿后,二婶和慧心把饭菜做好了,一道蚂蚁上树,一道粉蒸肉,一道红烧兔肉,外加上饼子和辣酱。
里正带着自己妻子和儿媳妇,端来了两壶酒、一盆子炖猪肉和一大盆炒青菜,也来到了苏家。
“官爷,我二婶让我问问你,她想给那些被灾民送点儿吃的去,行不行?”
二婶是个很心软的人,觉得那些灾民其实也挺可怜的,另外煮了一大锅红薯,但她不敢直接去,也不敢直接去问何霄,便托苏青婉带了个话。
“行啊,以德报怨,值得嘉奖,林明张威,跟着婶子去吧,看着点别让他们把伤着婶子了。”
两个衙役听后,帮二婶拎着篮子,把煮红薯分给了那些被帮助的逃荒者。
“这是什么啊?官爷,能吃吗?”
“你管它呢,难道还有人敢当着官爷的面把咱们毒死不成吗?”
叫周大鸣的大胡子瞪了一眼同伴说道,那些人手是被绑着的,也没法剥皮,只能连皮带肉艰难地喂到嘴巴里边去。
“真好吃,我多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。”
“呜呜呜,我娘要是能吃一口,就好了。”
“大婶儿啊,你再给我一个,我给您磕头认您当干娘行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