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宁双找了个先生算了一卦,说五月初三是个好日子,可以搬家。 这个日子也正好,搬完家,就能收麦子了。 搬家是好事,孙氏从赵宁双说准备搬家的时候就开始收拾,直到初三这天,赵宁双准备好鞭炮,门口支上大锅,熬上一大锅肉菜,蒸了几笼子馒头。 “我们搬家啦!” 家里的几只鸡,两只狗都挪过来了,鞭炮声响,村子里的人都来贺喜。 “多谢乡亲们,今天馍菜汤管够!” 庄氏跟江氏给她带了贺礼,两只大红灯笼正好挂在门口。 刘氏送了她一套盘碟,王大提着几只猎物,来吃饭的乡亲们大多送了礼物,有能力的多送点,没能力的少送点,总之没有空着手来的。 招呼着大家吃饭。 赵宁双瞧见张氏端了一口铁锅过来了。 “宁双啊,家里的爷们儿不好意思过来,我给他们带点回去。” 她除了那口铁锅,什么也没拿。 “他二婶,你给人家送口锅吗,真大方!” 张氏眼睛一瞪。 “咱都是自家人还用得着送东西?我这口锅是给家里爷们带饭用的,来,先给我装满,别等会儿不够了。” 张氏眼睛看着锅里的菜,寻思着剩下的带回去应该正好够。 掌勺的王婶子看着她那口锅,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! “不是,我说他二婶,你们不送礼就算了,人过来吃饭也行,今天是宁双搬家的大好日子,咱也不会把你们撵出去,你这,吃完还得带回去,有点不合适吧。” 见她不动手,张氏上前夺了勺子。 “啥合适不合适的,宁双挣了这么多钱,咱没见过她一分钱,吃点儿饭还不行了?她都这么有钱了,还在乎这一口吃的吗?” 说的是这个理,但是架不住她的行为让人膈应。 王婶子还想再说,被赵宁双拦了。 “今天是我搬家的好日子,你们要是不来捣乱,我不计较这一顿饭,王婶子,你给她盛满,让她回家吃去。” 从她穿越过来之后,老宅就没在她这儿占到便宜,当时出了五两银子买来断亲文书,现在看来也算值了,否则他们像狗皮膏药一样缠着自己,现在就不是只盛一碗饭了,恐怕还想搬进她的新房住呢。 张氏得意道:“听见了没,人家宁双都不计较,你就赶紧盛饭吧!” 赵宁双忙起来根本管不上老宅那边,要不是张氏今天冒出来,她都忘了老宅这门亲戚了。 锅里的菜不够,王婶子又切了菜和肉,重新做了一锅。 招待完客人,洗洗涮涮,忙活了一中午,总算忙完了。 “婶子,来家里歇会儿吧,等太阳落落,凉快点儿再回去。” “没事,今天不做香肠,我得回家里收拾收拾家里,过几天媒人要给大毛说亲。” 王婶子笑得眼睛眯起来。 她跟着赵宁双干活,家里攒了点钱,便央了媒人给儿子说亲,按照顺序,得先给大毛说亲才能轮到二毛。 “这是好事!恭喜婶子!” 王婶子笑得开心。 “那就先借你吉言了。” 新宅子的大门结实得很,再也不怕谁一脚踹掉了,夏日天长,中午关上门睡个午觉,半下午,大门被人砸响。 谁在这个时候上门。 砸门的动静不小,赵宁双隔着大门问道:“谁呀?” 她警惕起来,透过门缝看见外面一群长得凶神恶煞的男人。 “你认识赵四喜吧。” 外面的人见她不开门,隔着大门说道,“赵四喜输了钱,让我们来找你,看你家的房子盖的气派,他一共输了十两银子,你给他结一下咱们现在就走。” 赵四喜又去赌钱了? “我跟赵四喜没关系,你们要钱的话往前头再走走,去赵家庄找赵山。” 她一直不开门,外面的人敲了会儿放弃了,顺着她说的方向往前走。 十两银子对庄稼人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赵四喜说输就输了,老宅要是还不上,看到时候该怎么办。 她折身回去交代孙氏。 “娘,赵四喜输了钱,人找到咱们家里了。” 他们家盖新宅子,风头盛,这事儿说不准还会有麻烦。 “娘,你要是听见敲门声可别开门,老宅的事情咱们别管。” 孙氏应了声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