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> 气得宁子青郁闷了好久。 傅老爷子疼爱宁子青,将苍州珍贵的珍珠送给她,只欲哄她开心。 这些珍珠都是上乘的珍品,傅老爷子是想让所有人知道,宁子青是他的掌上明珠。 再珍贵的宝物,都统统给她当消遣的玩意。 宁子青却不想糟蹋了这些珍宝,她想要买下珍宝阁,以便将库房里的珠宝玉石拿出去卖掉,却不想遭到了对方的果断拒绝。 正愁之际,宁子青觉得林晚乔的提议倒是非常不错。 两人一拍即合,共同设计出各种样式的图样,制作出一批珍珠首饰放在绣禾坊出售。 结果,这批首饰大受欢迎,很快就被抢购一空。 掌柜乐不开支,直夸宁子青有经商头脑。 宁子青没有独自居功,拿出卖出首饰的一部分银钱分给林晚乔作为答谢。 成衣铺生意红火,其他铺面的生意也逐步经营起来。 一切事情都进行得十分顺利。 宁子青有时觉得,日子如此过下去,似乎挺好的。 唯一不满足的,大抵只有与霍云诀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。 水患一案,大理寺最终没有交出令曜帝满意的结果。 顾辽河没过几日,主动跑去御前请罪,声称这个案子查不下去。 黄老汉已死,他妻子也不见了踪影。 没有人证,口说无凭,无法断定黄老汉是否在胡乱攀咬太子和二皇子。 太子手里的账本除了证明是徐正所为,并未找出与二皇子有关的其他证据。 而太子那边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高子铭的身上。 太子极力辩解,指出自己是被蒙蔽的,根本不知道高子铭做下的那些恶事。 曜帝听后,陷入两难,不知道该如何抉择。 粱太师几个老臣建议,先将徐正和高子铭处置了。 眼下各国使臣马上要来京都贺寿,若此时惩治了太子和二皇子,有失大国颜面。 曜帝细一思忖,同意了。 随后连下几道圣旨,将徐正和高子铭抓捕下大狱,待寿宴结束后再行定罪。 顾辽河办案不力,留职察看。 太子和二皇子撤去禁足,改为反省十日,二皇子非昭不得入宫。 四皇子霍云诀治理水患有功,自即日起,封四皇子为“左金吾卫大将军”,着令掌管京都治安。 并令他接待各国来使的一切事宜。 此外,户部侍郎叶谦提升为尚书一职,其女叶昭仪晋升为妃,赐号“雪妃”。 最后一道圣旨一下,立马引起满朝文武哗然。 纷纷进谏曜帝收回旨意。 朝臣们认为,叶氏自入宫以来,从一个小小的美人,短短数月,封“婕妤”“昭仪”已经有违祖制。 现下封妃,朝臣们坚决反对。 前朝因此还弹劾叶谦教女无方,魅惑君主,凑请曜帝罢免叶谦。 可曜帝态度决然,不肯妥协。 最终,在几个老臣的周旋调解下,为着曜帝大寿,让他欢心,才平息了这场风波。.. 至此,水患一案总算是翻篇了。 然而霍云诀却越来越忙碌,一方面要负责京都城日常的治安管理,随着各国使臣、商队的陆续到来,每日诸事繁琐,事事皆需他去应对处理。 另一方面,有些国家的使臣实是骄横无理之徒,一到京都便诸多挑剔,小至驿馆陈设不妥,大至因语言不通而误会的侮辱。 更甚者,看到其他国的使臣待遇稍稍比自己好一丁点,就去缠着霍云诀讨要说法。 诸多事务让霍云诀忙得焦头烂额,心情烦躁。 比如近日来,千晔国的六皇子司空朗拓频频生事。 此人不仅傲慢无比,到京都当日便在闹市街头纵马狂奔,撞伤了不少路人。 而后每在酒楼吃饭之后,借故生事,或因酒醉无礼,或因对方言辞不逊,诸多缘由,总之是找茬不想给钱,与店主冲突频频。 每每霍云诀前去帮他排解纷争,他竟丝毫不加收敛,依旧我行我素,轻蔑地丢下一句“谢了”便扬长而去,全然不把霍云诀放在眼里。 气得霍云诀破口大骂:“真他娘的是个野蛮子!” 而更让他心烦的是,千晔国来的王爷至今都还没见到本人。 霍云诀连连感慨,这真不是件轻松的差事。 午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