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9章开设纺织工厂! 洛水河畔,战事焦灼。 京城之中,同样也是异常繁忙。 这几日,不论是徐乐,还是宰相云飞章,皆是忙的焦头烂额。 他们不仅仅要请圣旨,下令调动南方的兵卒,前往洛水河畔,同时还要规划好一切,比如兵卒们的行进路线,路上所需要的军粮等,这都是需要考虑的。 徐乐这几日,连家都没有回,就住在了内阁衙门。 每日,他们都是从早忙到晚,直至深夜,才能躺下睡觉。 至于吃饭,每一顿饭都是潦草对付,勉强吃饱而已。 所以徐乐几人的脸色,肉眼可见的憔悴了不少。 公房之中。 炉火旺盛,倒是颇为温暖。 徐乐几人正在激烈的讨论着。 参与讨论的人,有徐乐,云飞章,还有参知政事苏文德,以及薛二郎。 云飞章率先忧虑的说道:“时值变革之际,相当于是百废待兴,方方面面都需要用钱,国库里的银两,消耗了太多了,恐怕已经承担不起军费了。” 徐乐蹙眉道:“这确实是一件麻烦事,若是没有钱,如何能让兵卒们打仗?” 苏文德建议道:“不如募捐?向京城的大富商,还有那些权贵们募捐,那些家伙手里可是有不少钱。” 云飞章摇头道:“这不妥,若是这么做了,恐怕会彻底激怒那些富商和权贵们,引起不必要的动乱,眼下正是关键时期,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。” 变革,无疑是需要难以想象的银两。 所以国库空虚,也是在情理之中。 现在让徐乐几人头疼的,是如何解决军费问题。 苏文德的提议,显然是不可行的,大康已经不能再出现叛乱了,所以还是不要激起那些富商和权贵们的反心最好。 这么一来,钱从哪里来呢? 徐乐想了想,说道:“南方富庶,可不缺钱,不如咱们请个圣旨,让南方各地的官府,承担军费?” 云飞章抚须颔首道:“这倒是一个解决之策,南方那些地方官府可是存了不少银两,充作官府用度,从其中抽出来一些银两,想必也不会引起什么麻烦,再者说了,军费由地方官府分担了,平摊下来,也不是太多。” 徐乐这个主意,确实是可行的。 南方富庶,南方的官府,当然也是财大气粗了。 分担一点军费,无疑还是在那些官府的承受范围内。 如此一来,军费的问题就解决了。 解决了一个大麻烦,徐乐几人的心里,都是稍稍松口气。 这时候。 薛二郎突然间说道:“少主,相爷,还有一个问题,急需要解决。” “南方气候温暖,那些抽调过来的兵卒,都没有过冬的棉衣,这该如何是好?总不能让他们穿着盔甲去打仗吧,那是要冻死人的。” 此言一出。 徐乐几人的脸上,都是露出了思索之色。 不得不说,薛二郎这个问题,提的真是太及时了。 徐乐他们确实是险些忘记了这一点,这是十分致命的。 要知道,北方和南方不一样,南方气候相对暖和些,冬天压根不需要棉衣,但是北方就不行了,若是没有棉衣,压根就撑不过去,所以那些南方兵卒们,并没有准备棉衣,只是穿着盔甲过来,这是一个极大的麻烦。 那些兵卒们,一旦到了洛水河畔,就要面对着极其寒冷的天气了,倘若没有棉衣,估计会冻死大多数人,到时候别说打仗了,连走路都费劲。 因此,解决棉衣的问题,是重中之重。 “王爷,相爷,京城里有几家纺织作坊,但是如果让他们做棉衣,这不仅要花费一些时间,而且所需的银两,也不是小数目啊。”苏文德沉声说道。 云飞章也说道:“从南方抽调过来的兵卒,足足有十万之众,这就需要十万件棉衣啊,这短时间内,如何能做出来?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。” 南方兵卒数量很多,所需要的棉衣也是极多。 光凭京城里的几个作坊,自然是很难完成制作任务的。 所以徐乐几人都是皱起了眉头,认真思考起来。 忽然间。 徐乐的脑海里,灵光一现。 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。 徐乐正色的说道:“能不能,让那几家纺织作坊合并?开设出一家工厂,然后再招收京城的无业之人,以及妇人。” “工厂?” “王爷的意思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