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知道, 糜竺这样谈论的都是事关“世子”王储之位的事情。 按道理来说,应该是非常慎重的。 对于臣子,那是能防都防。 历朝历代的皇帝皆是如此。 但是糜竺完全没有将文渊阁众人当做外人,甚至连忌讳都没有。 刚才的那些话,大伙都听见了。 那些臣子对于糜竺的信任,又是惊讶又是感动。 这也是糜竺的人格魅力之一。 “这孩子健康成长就行了。” “再多的要求也不需要。” 糜竺来自于后世,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。 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聪明。 有些人本来就是中人之姿,再怎么逼迫也没有用。 “大不了再跟大乔生一个呗。” “而且我现在勉强算是长生种了,让糜湛当几十年的太子,他又不是查尔斯!” “天下岂有七十年太子呼?” 糜竺心中闪过很多的念头,然后随手将一条三十几斤重的大鲈鱼交给一旁的醉仙楼管事。 “将这鱼对半切,一般用来清蒸。” “一般搞个红烧。” “好诶!吃大鱼鱼!”两个小家伙十分兴奋。 糜竺也很开心,一拍胸脯。 “那是!” “这可是我钓出来的大鱼!” 他恬不知耻地将虎鲸的捕捞当做自己的海钓成果。 没办法,钓鱼佬空军是时常的事情。 至于虎鲸,那都是认糜竺为主的。 四舍五入一下,虎鲸捕捉到的不就是的糜竺钓到的吗? 糜竺跟大乔、乔玄、蔡文姬、蔡贞姬、两个女儿、一个儿子,八个人一座。 “还有两个空位。” “贾诩跟顾雍过来,一起坐吧。”糜竺招了招手。 其他的臣子们听到这话,对贾诩跟顾雍两人投向了羡慕的目光。 这是糜竺的家宴,这两人能够参加,那是多么大的宠幸啊。 顾雍有些兴奋,带着拘谨坐下了。 相比之下,贾诩那就淡定很多了。 毕竟是老狐狸嘛。 “文和啊,淮南的集村并镇之事,搞得怎么样啊?” 糜竺端起了椰子汁喝了一口,目光望向贾诩。 糜竺所提出的集村并镇的工程,在北征乌桓之前就已经是提出了。 如今已经是过去了快三个月。 “回禀主公。” 贾诩拱了拱手:“您早年将玉米、土豆、红薯等神物推广开来,您的威望在民间那是太高了。” “家家户户将您当作神仙一样来供奉。” “如今听闻这是您的手谕,百姓们都响应搬迁出那些穷乡僻壤之地。” “而且听说我们会建学校、太医院等设施之后,百姓们欣喜若狂,人人都敲锣打鼓来表示对您的感激呢。” “这就是您的人望啊!” “仅仅只有小部分的山民,他们在王莽时期就躲避战乱就远遁山林,不听教化的。” “他们不愿意搬迁之外,其他的百姓都是在按部就班地进行集村并镇。” “嗯。” 糜竺转动着手中的杯子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 后世我国发展那么快,离不开城镇化。 糜竺所推行的集村并镇,主要是集中劳动力,好爆发三国时代的工业革命。 在古代,人口才是至关重要的财富! “钱够用吗?” “有什么困难直接说。”糜竺向来都是直截了当的。 他不会像是贾诩这样,粉刷一下之后再说不好听的话。 “嗯,还是有缺口的。”贾诩比较委婉地说道。 “没事!”糜竺摆了摆手:“回头我就让文渊阁拨款,一定要将淮南的集村并镇加快落行。” “钱的事情不必担心。” 糜竺知道,后世兔子发展那么快,离不可国家层面对于基建的大力投入。 而且糜竺将这些钱从大徐银行下拨,会通过建筑业、钢铁、食品、教育、运输等行业惠及到从业者身上,最终惠及所有百姓。 糜竺从大徐银行发钱,间接是给淮南百姓发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