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辰,所以每日中午两场,晚上两场都是不一样的内容。 另外,如果哪日想听的内容,自己没来得及赶上的,还能花点小钱点。 这另点的钱就当做是客人的小费,就和店内其他人收到小费一样,谁拿的那便归谁,赵景月不收。 赵景月的想法确实考虑到了酒楼和茶楼的区别,让程永光也知道了她不是一时兴起,只为了追求个新奇。M.. 另外不克扣小费这点,确实比茶楼好得多。 一般在茶楼里收到的小费,最少都得留三成给茶楼。相较之下,赵景月显得就要大气得多。 赵景月开的条件不错,让程永光介绍人自然是没问题的。 毕竟他不少徒弟都是靠自己吃饭,都城内许多说书人几乎都是他的徒子徒孙。 就看赵景月想要什么样的人,自己给找来。 不过,程永光也有条件。 他想了解一下赵年才之前去北境时发生的事儿,想通过这次东海平乱的热度,写一点上回北境夺回城池的事儿。 他现在不说书了,偶尔会写点话本挣钱。 赵景月当然没意见,反正说书罢了,谁都知道是夸张手法。 即便她不说,程永光也会凭借想象写一些内容出来的。 赵景月对说书先生也不了解,便让程永光看着帮忙找一个。 反正程永光收了介绍人的费用,日后就得包售后,试用期内不满意的话,能及时更换。 此事便商量妥了。 说书也不需要搭多大的地方,正好当初赵景月觉得酒楼内面积过大,将桌椅之间摆放的都很宽敞。 现在只需将整体布局改的紧凑一些,就能空出一块地来,就在柜台对面的那道墙那里圈了一块儿地,当夜做了个围栏,说书先生以后的办公地点就定下了。 一夜便安排妥当,次日就可以将消息传出去,看看效果如何了。 赵阿爷和李氏自去听了回说书后,便也喜好上这事儿了。 自打自家酒楼有说书先生后,二人每日都准点报道,比做活的跑堂都积极,早早地到了店里,听完说书后,还在大街上帮忙宣传。 不过几日,春江水酒楼新增说书先生这事儿,就在都城里传得人尽皆知了。 最重要的是,此酒楼乃赵年才所属的春江水酒楼。 若要想听赵年才的英勇事迹,去春江水酒楼不是更方便吗? 此举措让酒楼生意逐渐回温。 虽说赵景月这一举动确实有点影响了茶楼的生意,但好在她酒楼容量小,装不下这满城的听客。 另外去春江水酒楼听说书虽然是免费的,但是得吃饭消费才能进,不能像茶楼那般,点一壶茶坐下就一直听。 毕竟他们酒楼的茶水可不如茶楼的茶水那般收费,酒楼的茶水都是免费的。 这白搭的活儿,赵景月可不干。 如此一来,别的茶楼倒也并未怎么敌视春江水酒楼了。 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