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多有的没的了。曹植他就从来不想这些心事。子桓,你的生命里有我,有我们的孩子,就已经足够了。我会想办法让你的后半生在幸福里度过的。” “甄甄,你真好。” 曹丕眉宇间的神色有些舒缓,然而甄甄的话显然没有能真正的安慰到他。 铜雀台建成的这一天,被曹丕深深地烙印在了心中。那是深埋在他的记忆里的一根刺,直插在他心头上的一根针。时间越久,有关那一天的记忆就愈发深痛。 * 曹叡到了能跑能跳的年纪,他长着一张十足漂亮的脸蛋,无拘无束地四处玩耍。 甄甄前去探望叡儿,瞧见他一副天真无邪的孩童做派,不由得打趣地说道:“我的好叡儿,乖宝宝,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长大呢?你的父亲子桓在你这么大的年纪,他都会背一百多首诗歌了,古时先贤的书他也看了好多。等你稍微再大一些,就可以跟随你的父亲一起学习射箭的本领了。我的好宝宝,乖叡儿,你要快快长大,早一点懂事,这样我就不用因为日夜思念你,而躲在宫殿里偷偷地掉眼泪了。” 曹叡哪里听得懂甄甄的弦外之音,他只是纠缠着他的母亲,嘟着嘴说道:“母妃,你总是趁我熟睡的时候离开孩儿,不辞而别。孩儿一个人在寝宫的时候,实在是好想你啊。母妃,你为什么不可以像对待妹妹一样,把我也留在你的身边呢?难道母妃更偏心妹妹,不喜欢叡儿了吗?” 甄甄被他说中了伤心事,只好劝慰他道:“叡儿,母妃没有不喜欢你,只是我有我的难言之隐,等你长大了,就会明白我的苦衷了。阿公他执意要把你留在身边,我和你的父亲不敢违背他的旨意。这全都怪我无能,不能给你创造更好的条件。叡儿,是我害得你受苦了……” 甄甄说了不该说的话,自知失言。她在曹叡那里逗留了太长时间,离开时有些晚了。 甄甄同往常一般把曹叡哄睡之后,正打算一个人悄然离去。她向正门走了几步,迎面撞上了一个人来看望孙子的曹操。 她一时间被吓得花容失色,脸色惨白地说道:“父王您……您怎么也来叡儿这里了?” 甄甄再无法回想,后来她是如何脱身的。她只记得她在同曹操寒暄了几句之后,曹操允许她回宫时,甄甄鬓发上插着的一支长簪子险些从头上掉落。她几乎想不管不顾,逃也似的当场离去。 曹操在她的身后喝止住她:“站住,你不要跑得那么匆忙。” 甄甄无奈地停下脚步,转身看向他。 曹操的语气不怒自威:“你有一支簪子快要掉到地上了。” 她抬手摸到了那根簪子,簪子锐利的顶端把她的手心扎出了一个血洞。甄甄强忍着疼痛,悲喜不惊地回答道:“是,多谢父王提醒。” 曹丕回宫以后,甄甄告诉他,白天她在曹叡的寝宫里遇见了曹操。话只讲到一半,甄甄的眼里几乎噙着泪花,她说:“子桓,我不想再和你的父亲单独相处了。我一见到他就紧张得冒冷汗。你没能亲眼见到,我在他面前逃走时有多么狼狈,我的脚底都在打滑。这件事要是传出去,我一定会被宫里的人们耻笑的。” 曹丕怜爱地注视着甄甄的眼睛,一手抚摸着她的鬓发,软言相劝道:“甄甄,你受委屈了。想不到你和父亲在叡儿的寝殿里都能碰面,看来以后你还是少到叡儿那里为好。父亲的脾性一向阴晴不定,我们还是不要主动招惹他的好。我可不想因为一些小事惹得他不愉快。” 甄甄便说道:“子桓,我常年不在叡儿身边,你都不知道他有多想我。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,把叡儿从父王那里要过来啊?我是他的生身母亲,我一个人也可以照顾他的,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外人插手。子桓,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心情的,对不对?” 谁知曹丕却将她的提议一口回绝了。他说:“不行,甄甄。其他的事情,我都可以答应你,唯独这件事不行。父亲对叡儿极尽宠爱,我们要回叡儿,会寒了他的心,他会对我们有意见的。而且叡儿那么的乖巧听话、聪明伶俐,他在父王心里的地位更稳固一些,我们在宫里的根基就更深更稳一些,我们在宫里的日子就会更好过。甄甄,你怎么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呢?” 甄甄听了曹丕的一番话,当场愣在了原地。她没有想到曹丕会利用他们的亲生儿子向曹操争宠,更没有想到他会对她的思子之情不屑一顾,他的态度是那么的果决和淡漠。 她喃喃地说:“子桓,可是叡儿他是我们共同的孩子啊。他一个人孤苦无依地住在冰冷的宫殿里,难道你就不会挂念他吗?他是你在这世上的第一个孩子呀。” 曹丕的态度坚定,他说:“甄甄,我当然也疼爱叡儿,我也不忍心让他从小到大都只能一个人住。可是父亲会照料他,而且他把叡儿照料得很好。叡儿的吃穿用度,在我们这些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