么都有了,甚至因为国际形式的缓和和武器管理条例的严格。
枪这个伴随着兵团人生活的老伙计,最终入库了。而杨威他们的童年,自然只有各种鞭炮了。
只有特定的时刻,枪才会被拿出来训练时候用。
如今的礼花的越来越先进了,耀眼的火焰在天空绚烂出各种色彩和形状,争奇斗艳。
大人们,孩子们,老人们,随着这烟花惊叫,呐喊着。
刘庆华躲在房间里,索菲亚依偎在他怀里,两个人举着手机看着莉莉发过来的实况。
刘庆华老泪纵横,哽咽着说不出话来。
他是49年进疆,那时候其实还是个孩子,跟着老首长一步步丈量着这里的土地。
他不是北疆人,但是根本记不住原来家乡的样子了,因为只有这里,才是让他付出了一切的地方。
他从战士到班长,排长,指导员一直到政委,完全就是一个合格的战士,听从命令,一不怕苦二不怕死。
到了后来,他都不知道怎么定义自己了。竟然带着团里人,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,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。
当然,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个孩子,一个让刘庆华从认识就觉得不是普通的孩子。
刘庆华直到现在都不知道,他当初是不是傻了?一个团级干部,竟然什么都被一个孩子指挥,而且毫不犹豫。
但是现在他明白了,若不是他当初的傻,就绝对不会有今天的军垦城。
当然,如今他退休了,过去的辉煌自然就与他无关。他目前只是军垦城的一个老人。一个旁观者。
作为一个军垦战士,他无疑是合格的,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这片土地,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。
但是作为普通人,他又是失败的,老了老了孑然一身,老婆孩子都弃他而去。
他从没有埋怨过老婆,那个女人只想要一个温暖的家,要一个普通女人想要的生活,但他却给不了。
他的工资大部分都用来帮助战友了,而一年当中回家的次数一只手都数的过来。
本来这种情况,老婆是可以跟他一起过去的,只是那女人不愿意受苦,两个人才不得不长期分居。
说起来,这事儿女人并没有错,毕竟哪个女人不喜欢安逸一些的生活?
她本来就是个医生,工作稳定,根本没必要跟着刘庆华东奔西跑。
到了最后,他们的婚姻最终走向了结束,甚至于出现第三者。
刘庆华并没有闹,他甚至清楚的知道那个人是谁。
之所以没有闹,就是因为他知道女人的不易。自己长期不在身边,有些人趁虚而入这很正常。
虽然他完全有能力让他们身败名裂,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给女人留一份体面。
最后女人离开北疆,也没有跟他打招呼,以至于她和孩子去了哪里?他根本不知道。也不想知道。
本以为他的一生就这样收场了,就像个普通老人一样。看着孩子们长大,看着军垦城一天天更加繁荣。
结果,一次非洲之行,把一切又都颠覆了。
自律了一辈子的他,又有了老婆,还是两个,然后退休金没了,当然是他不领了。没脸要。
他只能奋起一搏,却没想到又被他博出了一个世界。
他这辈子并不看重钱,但偏偏又有了钱,比他工作几十年加起来要多无数倍的钱。
这些钱让他惶恐,紧张,不知道该怎么办?下意识里,他就觉得自己不该有这么多钱。
然后,刘能出现了,那块土地让刘庆华又看到了自己的价值。
跟过去比,他已经有了很大变化。最起码他知道,自己的女人自己要负责,自己的孩子更要负责。
而不是只会工作,一切都要让女人去自理。
他挣钱的初衷就是为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,但是数额的巨大让他有一种不安全感。
现在他又找到了目标,而且这个目标跟他的初衷又并不背道而驰。
他要挣钱,挣大钱,把这些钱用在北疆的土地改造上面。
在北疆半辈子,没有谁比他更熟悉那里,只需要改造出一半,那就是个巨大的粮仓。
刘能属于脑袋一热,喊出了自己都没能理解的口号,但是刘庆华对他的支持却不是无脑的。
就如引水入疆这件事儿,刘庆华就觉得具备可操作性,一个是海拔落差在那里,再者两个省相邻。
当然,代价是巨大的,当初青藏铁路的代价有目共睹,付出的可不只是金钱,还有那么多生命。
但是如今毕竟不同了,各种设备和机械,跟过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,最起码刘庆华想试一试。
当然他也知道,这样的项目申请资金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,因此上,他才怂恿刘能。打报告的时候,提出不要政府一分钱,完全自费。
他当然知道,这个报告肯定不会被批下来,上面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,甚至还牵扯到国际争端。
但他还是不想放弃,他这辈子时间不会太长了,军垦城有他的功劳,但他还想创造一个更大的奇迹。
但创造这个奇迹需要的是钱,而且数额会是天文数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