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王说‘我对国家尽心尽力,河内闹的凶,就把百姓挪到了河东,把粮食种在河内,可是河东闹的也挺凶的,就很没办法。再看看邻国,人家的王没寡人这么用心,为什么他们的百姓不见少,寡人的百姓不见多呢,这是为什么呢?’” 半个屋子的人看着海棠,海棠恍然不觉。 五阿哥听懂了,问海棠:“他们为什么在河内闹?闹什么呢?” “书上没说,你记下来,等会问师傅。” “哦哦哦,你也记着,等会哥哥忘了你帮着问。” 顾八代的脸都黑了,不是这么解释的啊!这是误人子弟! 四阿哥的脸也黑了,因为顾八代是他的师傅,主要负责的就是他的功课,妹妹这是来拆师傅的台。 顾八代可不是高士其,高士其圆滑,他这人一点都不圆滑。立即说:“不相干人等不该在书房,现在出去吧。” 一个蒙古王子突然说:“她说的能听明白,师傅你别赶他们了。” 这也是个学渣! 那错误的解释你都能听的津津有味,正确的怎么就塞不进你脑子里!? 眼看着顾八代脸都黑成墨了,又有人喊:“皇上让他们来听的,赶走就是不尊旨意!” 顾八代暴发前,康熙摇着扇子出现在门口,屋子里瞬间安静了下来,康熙对五阿哥说:“老五,带着你弟弟妹妹出来。”别影响其他人了。 四个小孩子出来,康熙带着他们走远了些,走到一处游廊下面,他坐在栏杆上靠着柱子翘着二郎腿,看着高矮胖瘦四个孩子一排站好,摇着扇子很悠闲的问海棠:“你也知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啊?” 海棠得意的仰头:“嗯,听哥哥们说的。” 康熙知道海棠聪明,也没追究是哪个阿哥跟她说的,转头问五阿哥:“你妹妹给你解释的你听懂了吗?” 五阿哥点头:“听懂了!”说完又加了一句:“挺有意思的。” “有意思啊?” 七阿哥和十阿哥一起点头,七阿哥问:“汗阿玛,他们为什么闹,是在河内也太热了吗?所以要搬到河东是吗?可是热起来都热,河东也是热的对不对,河东河内都热他们才闹的,对不对?” 什么乱七八糟的。 康熙板着脸跟他们说:“你们妹妹说的都是错的!不能听。” 十阿哥强调:“是弟弟。”又说:“七哥说的没错,咱们就是因为宫里热才搬来的,我听我额娘说,夏天来了哪儿都热,躲是躲不开的。” 康熙发 现了,只要老十和海棠凑在一起,简单的事儿这两人能办的很复杂。 他明智的放弃了跟十阿哥辩论海棠是弟弟还是妹妹的问题,也不跟他讨论河东河内是不是热的原因,对待十阿哥就不用搭理他,越是搭理他越是来劲。 他跟五阿哥说:“读书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,今儿的高士其是不知道你读书的进度,汗阿玛给你找个师傅,咱们从头开始学。明儿你就跟着一起来读书吧。” “儿子想和妹妹一起来。” 十阿哥强调:“是九弟!不对,九哥是你们九弟,你们叫她十弟,咦,那我呢?”他开始陷入迷茫。 康熙看十阿哥弄不明白了,心里很爽,和颜悦色的和五阿哥说:“妹妹是格格,不能来书房。” “妹妹不来我也不来了。” 康熙的脸板着:“这是圣旨,不是你想不来就不来的,哪有上学带着妹妹的。” 五阿哥的脸又开始皱巴了。 这圣旨到了太后哪儿,太后不同意:“胤祺还小呢!”又觉得高士其是故意刁难她孙子,准备让人去前面骂高士其,一定要给她孙子把场子找回来! 太皇太后出面拦着她,就说:“趁着他小赶紧送他去读书,你拦着对他不利,听皇帝的送他去读书吧。至于师傅,不妥当了再换,何必让太监去骂!”也太折辱人了,高士其再不好也是个大臣,哪是能让太监斥责的。 五阿哥一看老祖宗都同意,这下事情成定局了,哭哭啼啼的要求带妹妹去也没得到允许,就半天没个笑脸,以前觉得读书很有意思,现在觉得读书好难啊,师傅好凶啊,书上的字好多啊! 海棠发愁的捧着脸就说:“你拿书回来,晚上咱们一起看书啊!” “可是.....你不在,我都不知道问师傅什么。” 海棠安慰他:“你明天去肯定不读孟子和梁惠王的故事,明天肯定让你先学大字,很简单的,就是回来写字,咱们一起写,我陪你。” 太后也安慰他:“你不学也成,有我呢,要是那些师傅再刁难你,你回来跟我说,我去找你汗阿玛理论!” 五阿哥第一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