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人都羡慕坏了。 但是…… 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人欢乐几人愁! 大仓娘属于既欢乐又犯愁的那种。 毕竟,闺女考上最好的大学,成了国家干部,眼看着有一个好前程,她这个当娘的也是脸上有光。 也替闺女感到欣慰。 这孩子从小那么命苦,长大了这么有出息,有这么好的前程,总算是苦尽甘来。 但是,欢喜,欣慰之余,大仓娘还是有深深的鸡飞蛋打的忧愁感。 因为从十三年前,第一眼在村西树毛子里看到这个小女孩起,大仓娘给她的第一定位,那就是自己将来的儿媳妇。 而且把英子当成了自己手里最后的底牌。 大仓娶不上媳妇,给大仓。 大仓能娶媳妇,当然是尽量娶。 然后二仓娶不上,就给二仓…… 以此类推。 但是现在来看,这张底牌是彻底没法用了。 因为只要英子去上那么好的大学,出来就是很高级的国家干部,自己家四个仓,谁也配不上她了。 老大已经无法改变他的农民身份,混得再好,那也是个会做买卖的农民。 二仓嘛,太老实了,虽然很用功,但是明显已经不敢跟英子比了。 他比英子大一岁,现在比英子矮两级,在班里成绩还是中等。 即使能勉强考上大学,估计也是最不好的那种。 三仓嘛,虽然能打能杀挺聪明,今年也考上一中了,但他比英子小四岁。 俗话说啊,“女大四,眼中钉子肉中刺”。 再说了,英子完完全全把三仓和小四儿当成亲弟弟,成亲那事儿——就别想了。 好啦,四个儿子全部pass。 自己辛辛苦苦抚养起来的童养媳,就这样一翅子飞啦! 不过还好,至少还是自己的闺女。 自己干巴巴四个儿子,没有闺女,有个闺女掺和掺和也挺好。 ——大仓娘只能这样自我安慰了。 安慰了几天,眼看着天天有人来表示祝贺。 老大也积极地筹备英子的升学宴。 家里人都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的。 大仓娘也终至于把心中那些遗憾都抛到九霄云外。 而全心全意投入到享受闺女带来的荣光当中了。 梁秉礼两口子不能在英子考上这么好的大学当中,有所突出的表示,一直都很遗憾。 然后就在英子的升学宴还没举行的时候,秉礼机缘巧合,找到了给大嫂一家出点力的机会。 那是县里召开了一次致富先进分子的大会。 把下边各乡镇那些致富能手,不管是做生意的,开小作坊的,搞养殖的……但凡有点规模的,都在县里的邀请之列。 到县里开会,然后评选出先进分子。 除了发奖状,还有一定的现金奖励。 此举除了鼓励农民创业致富之外,还有贯彻上面精神的意思。 梁秉礼的鸡场虽然差点倒闭了,但是规模不小,而且现在东山再起了嘛,所以镇上也通知他去县上开会。 在县上开会的时候,梁秉礼遇到熟人了。 确切说是碰上亲戚了。 大嫂的二弟,大仓的二舅。 梁秉礼知道,大仓他二舅对梁家河这个姐姐一直看不起。 这次英子考上大学,他二舅未必会来贺喜。 梁秉礼决定跟他二舅好好谈谈。